五、微博成为新模式的销售渠道
对于B2C的企业,微博不再只是品牌推广的重要阵地,更成为了某些企业的重要销售渠道。日前,红极一时的小米率先与新浪微博达成同盟,在微博平台上进行直接商品预订,这无疑是产品销售的又一次创新。此次活动中,预约转发达233万次,@小米手机粉丝超过了150万,预约达130.3万个,5万台手机5分14秒即卖完。
在微博营销的大军中,当然不仅仅是B2C的企业,对B2B的企业而言,必须将专业术语转化为微博语言,将点对面的覆盖转化为点对点的传播平台。
以华为(华为中国区)为例,其在微博平台上更多的展现了企业的专业性与亲和力,不仅仅是看似枯燥的专业技术信息,更多的是企业突破性的技术对于产业、行业的根本影响。作为官微,@华为中国区积极地参与和名家、用户微博间的实时互动,借以表达企业前瞻性的观点以及相应的技术解决手段,这着实也体现出华为相当的专业水准。
但如何将微博关系转化为商业机会,这对B2B的企业来说依然是一种挑战。
六、微博成为新形式的客服平台
如果说微博营销是对潜在客户的挖掘,那么微博服务则是提升客户体验的重要手段。作为自媒体平台,很多人会通过微博进行吐槽,这时微博服务就显得尤其重要。
在这方面,国内几大电信运营商做的不错,中国电信(@中国电信客服)、中国移动(@中国移动10086官方微博)、中国联通(@中国联通客服)纷纷都开设了客服微博,形成集团客服+各省市客服的微博矩阵,这种创新为用户提供了更快的信息快递、更人性化的沟通、更个性化的服务以及更好的客户体验。
以@中国电信客服微博为例,其粉丝数量已经超过300万,通过有创意的活动(如客服好声音),让31个省的客服人员走到台前,让用户更直观地感受到服务的亲和力。
七、微博品牌推广与公关
今年年初,新浪微博与CIC联合发布的报告称,企业使用微博的主要目标中“品牌推广”和“公关”排在了前两位。
的确,微博已经让一些原来并不太出名的企业品牌迅速扩大了影响力,例如@新周刊、@快书包、及@海底捞等迅速走红。另外,许多大企业开设了相应的微博矩阵,以中国电信为例,其就开设了@中国电信@中国电信客服@中国电信网上营销厅等一批账号。
对于微博公关,今年“3.15”晚会上数家被曝光的企业当天晚上都在微博上迅速做出回应,这些都表明微博已经成为中国企业公关的最快道歉平台。就连央视新闻官微也因新闻联播切换画面失误而通过微博道歉。
八、充分利用微博企业版
和个人版相比,企业版微博功能更多,监测指标也更加全面。功能方面,企业微博2.0就提供了主页(含焦点图、焦点视频等)、留言板、地图、视频、调研、微客服、简介及联系方式等。另外,还包括子品牌、分公司、企业标签、友情链接、公告栏、微热卖及精品促销等。
以中国的三大电信运营商为例,三家都开设了官微、客服官微、网上商城官微、子品牌及分公司等账号矩阵群。其中,中国电信的三个最主要账号(@中国电信、@中国电信客服、@中国电信网上营业厅)总体影响力相对都比较强,且多数设置了焦点图、视频、投票调研及公告栏,发帖量及平均转发数也都不错,表明这些账号管理相对比较到位。中国移动在留言板的设置上显得较为积极,心态较好。在客服互动的积极性上,中国联通客服则略胜一筹。
九、目前微博运营存在的不足
笔者曾经在一年前撰写的文章《影响微博营销效果的十大因素》中指出微博运营普遍存在的不足:1、掩耳盗铃;2、执行薄弱;3、定位不清;4、心态扭曲;5、缺少规范;6、互动匮乏;7、内外脱节;8、孤军作战;9、忽视监控;10、评测无方。然而,一年过去了,多数问题仍然普遍存在。
以掩耳盗铃为例,许多企业不敢添加“留言板”功能,这不仅表现得非常没有自信,而且他们也知道,用户该说还是会说,只是没反映到你的留言板上,这算不算是掩耳盗铃的“鸵鸟心态”呢?
再比如互动,许多企业把微博当成单向传播的工具,只发信息,很少甚至没有与粉丝互动。那么试想,如果有粉丝要咨询你的产品或服务怎么办?如果有报怨怎么办?如果不互动怎么把一个潜在客户变为实际客户?然而,事实上,约一半以上的企业很少在微博上与粉丝互动。
总之,微博已经成为企业及机构营销渠道组合中的新生力量,功能不可小觑。企业要用好微博不仅需要用心,而且还需要用脑——前者主要是指要积极地与粉丝诚恳交流,后者主要指的是发帖及评论等都要体现价值。喧嚣过后求实效,更需要微博营销系统化、规范化,理解微博特色,结合企业特点,围绕企业定位,才能更好地发挥微博应有的价值。
【版权声明】行行出状元平台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同时,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内容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service@hhczy.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