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南孚电池到华润涂料,从乐百氏到娃哈哈,从五星电器到苏泊尔,中国的民族品牌一个接一个地被并购了,特别是这一两年,并购热潮可谓一浪高过一浪,而被并购的民族品牌逃不脱三种命运:
一是被玩死。这种情况比比皆是,例如曾经红极一时、与安尔乐并驾齐驱的舒而美卫生巾,自从被美国金百利收购之后就每况愈下,现在已经基本上没有踪影了。品牌被并购后走向灭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收购方有意安排,在榨取有用资源后让其安乐死;有的是因为文化冲突无法调和导致的;也有的是权利冲突,内耗掉的。
二是发展受抑制,品牌的前途被锁死。比如中华牙膏,虽然现在业绩也还不错,但已经不是当年的第一品牌了,挡在其面前的是高露洁和佳洁士两座难以逾越的大山。在外资收购中国品牌的历史中,中华牙膏是少有的能够独善其身的品牌,其发展也就如此,那么,希望通过并购打开品牌空间,进军国际市场的想法,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三是成为外国资本榨取中国财富的工具。因为被并购后,民族品牌已经不再是中华民族的品牌了,即使出现人们梦想中的“品牌步步高”,也只会使中国的财富更多地外流,发展得越好是中国人越大的悲哀!比如中华牙膏、南孚电池、徐工机械、双汇火腿肠、华润涂料、苏泊尔等,这些曾经的行业标志性品牌、中国人的骄傲,而今已经成了“品牌汉奸”(这个词语来自苏宁老总对五星的评价——五星卖给百思买还不如卖给苏宁,这样起码不用当“汉奸”,把自己辛苦创办的民族品牌卖给外资)。
那么,为什么很多民族品牌发展到一定的阶段都选择了并购?个中原因到底是什么?
第一种情况:品牌所有者对品牌资产的套现。随着中国市场经济与世界的接轨,跨国公司越来越多地涌入中国市场,现在的市场竞争已经越来越激烈,品牌的获利空间越来越小,品牌的价值虽然提升了,但是不一定能给所有者带来直接利润,从而导致所有者产生变现的想法。刚好现阶段各跨国公司急于进入中国市场,然而它们普遍缺乏网络和本土化团队等资源,而并购则是快速占领中国市场的不二法门。于是,“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闹剧开始频频上演,部分民族品牌所有者在资本并购的豪门盛宴中赚得盆满钵溢。
第二种情况:为求发展的无奈选择。中国资本市场存在严重的滞后性,贷款难、上市难是中国大部分企业不得不面对的现实,很多品牌发展到一定阶段由于资金跟不上,发展必然受阻,在“前有狼后有虎”的今天,前景不容乐观。就像“跳蚤实验”中那些被玻璃盖束缚住的跳蚤们一样,当民族企业家四处突围却无功而返时,面对外资伸过来的橄榄枝,并购往往是一种无奈的选择。
第三种情况:还有相当一部分民族品牌的并购,是政府的行为。国家为推进“国有股减持”,以及很多地方政府为了解决财政困境,甚至部分官员为了个人利益,而变卖品牌。例如今年初,福建某地方政府成功出售当地的一个“中国名牌”,从而获得20多亿元的现金收入,于是该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瓶颈问题迎刃而解。
第四种情况:缺乏资本市场的应有经验,以及缺乏远见而导致品牌的控制权旁落。例如南孚电池,最初与摩根等外资合资成立中国电池公司时,中方占有51%的股份,但后来随着中方股东百孚公司的退出,控股权旁落,从而走上了不归路。相反,同在福建的恒安国际,在私募阶段也曾引入战略投资者摩根,但根据事先的约定,在四年之后即购回外资股份,保证了品牌的控制权。
不管苏泊尔在未来有什么样的市场表现,但是已经不再是我们的“民族品牌”了,而更让我们操心的是还在国际大品牌的夹缝中生存的中国品牌。豪门盛宴下的悲剧才刚刚拉开序幕,如果不能有效遏制外国资本这个“洪水猛兽”,中国“建设自主创新型国家”以及“中国的崛起”只会是美丽的“海市蜃楼”,虚无缥缈!
【版权声明】行行出状元平台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同时,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内容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service@hhczy.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