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科学改变了我们对信息、疾病,甚至时尚传播的认识,而他对我们最重要的启发是在几乎一些事物的病毒式传播上,网络的连接性是关键。
比如,一场森林大火终极范围取决于树木之间的连接性——树的密集程度,而引起森林大火的火花本身的大小则可能无足轻重。
这个原理解释了为什么有的网络信息可以传播得很广,而有些看起来同样是有趣,好玩或让人震惊的消息却没人问津的原因。这一切都跟这个信息发生的网络的状态和连接性有关。
当然信息本身也存在那种可以让人乐意传播的特质。最近这些年,很多研究团队研究了病毒信息的内容以发现其中的共通点。例如,有个研究分析了纽约时报上的文章及其引发的评论态度。研究发现文章的情感强烈度跟文章传播性之间有明显的关系。
奇怪的是,对于图片传播性的研究却几乎没有,尽管图片在今天的社交网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今天来自TrentoRISE的MarcoGuerini等人的研究给了我们一些答案。这些人研究了Google+流行的图像,他们发现了这些图片间的共同点,以及他们在不同方面吸引人们的原因。
Guerini和Co在Google+上面收集了发布于2011年6月到2012年6月来自粉丝数量排名前1000的30万篇文章,其中17.5万篇带静态图片,1.3万带动态图片,10万条则只是文字。
该研究团队分析了这三类内容的流行程度,他们被分享的次数,被赞的次数和回复量。他们发现图片的传播力明显好于文字,这是可以预料的。但他们同时也发现有趣的现象,文章获得赞的次数少于75个的更可能包含图片,而文章数量获得的赞超过75个的更可能是仅是文本的那些信息。Guerini和Co认为图片利于传播是可以很好理解的,但高质量的文本则可以让人更为印象深刻。
另一个对比是静态图片和动态图片,后者显然更容易被二次分享,而前者则收获了更多的赞扬和评论。垂直图片比水平图像的二次分享更好,可能是因为垂直图像里面更多地是明星名人的图片。研究团队同时也比较了黑白跟彩色,明亮按暗淡图片之间的关系。
最后他们分析了这些因素的传播指数发现,赞和回复跟分享刚好相反。赞和回复更可能反映了人们的一种赞许,而分享则是自我表达的一种方式。
换句话说也就是,多数用户认为分享的行为是一种自我表达,而回复和赞扬则扮演着另外一种角色。如果你的文章被传播了,说明你引发了人们的自我表达,而参与者热烈,传播者寡则多半说明你的内容虽能引发兴趣,但用户并不喜欢让别人知道这些。
【版权声明】行行出状元平台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同时,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内容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service@hhczy.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