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O2O,互联网+...当下最火的几个关键词,传统企业匆忙拥抱互联网以顺应时代的发展,然而最后大多数企业都沦为泡沫。不到一年的时间,O2O如过山车般的发展轨迹让人唏嘘不已。在京东集团副总裁、京东到家战略发展与创新孵化中心总经理邓天卓看来,大批项目倒闭并不奇怪,因为O2O本来就不是一个独立的生意,“这个生意并不太适合传统零售企业直接投资入局或创业公司尝试,而是要考虑它在企业商业生态体系建设中是否扮演战略角色”。
生鲜破局到家服务
如果说3C是京东商城打开市场的主业的话,那么生鲜就是京东第二次创业项目——京东到家的主业。
面对O2O这样的新商业模式,在没有案例可借鉴的情况下任何企业都只能摸着石头过河,以“试”开始。所有业务都拿来试,看用户对哪个买账,“最后试出的结果是到家业务符合普通消费者正常的消费结构”。
邓天卓表示,生鲜在O2O商业模式中具有先天优势,“像洗发水这样的日用品和家电、3C等标品,京东商城更具优势,反而是生鲜超市到家更符合消费者日常消费场景”。
在京东到家的发展中,邓天卓把生鲜品类定位于核心,“京东到家最早设想的结构是,通过几个高频把用户带进来,然后靠低频赚毛利;但现在上门服务亏得比零售还惨,不可能从这里赚到毛利。不过,后来考虑到京东到家要满足消费者在家消费的这个场景,京东必须满足所有的用户需求,所以一些服务内容一定要有”,邓天卓表示,京东到家会通过合作的方式扩大服务业务消费场景,但从本质上讲,京东还是一家零售企业。
高端生鲜或自营
当谈及京东到家如何做生鲜时,邓天卓表示,就是要在符合京东到家定位的情况下,尽可能把线下有品质的连锁店都搬到线上来。不过,这个简单的“搬”字却并没有那么简单。
邓天卓表示,生鲜看似是一个品类,其实分得非常细,这些细分品类又决定了完全不同的供应链,很多细分品类会因为消费渠道的变化而直接导致结构渠道发生变化,“京东到家也会碰供应链,但肯定是那些别人解决得不好的,或者是效率不高的”。在邓天卓看来,生鲜品类有很强的地域性,这些品类地方性企业肯定很擅长,“京东到家与更多企业合作,找到每一个SKU最合适的流通途径”,而对于龙虾、生蚝等高端生鲜商品,京东到家也不排除会自营。
在邓天卓看来,京东到家如今做的生意就像京东商城创业之初一样,是在没有任何参照的情况下重塑一个商品品类的流通形式,“京东最初通过线上卖电脑并被大众消费者和品牌商所接受,但到目前为止,整体零售市场3C品类线上销售占比已经超过线下”。
“京东到家今年还是做深、做好体验,不太考虑大范围扩张服务城市”,邓天卓表示,现在京东到家覆盖的城市都有几个特点,首先是城市交通问题比较严重,消费者出门购物成本很高;其次是移动互联网普及程度很高,移动互联网被消费者广泛接受;再者是京东在当地有服务能力,这包括在线下有合作伙伴、配送员等,即打通整个服务链条。
O2O不是单独生意
在日前的一次公开演讲中,邓天卓为各大传统零售企业算了一笔账。结果显示,传统线上企业自己投入做线上业务是一笔极不划算的买卖。
“我们并不是认为传统线下企业不能做线上业务,而是说完全自己投入做线上得不偿失”,在邓天卓看来,不仅传统大型零售企业不适合自己做O2O,大量创业项目也并不合适。
传统零售企业所在的资本认同市场是要靠利润来估值。在利润是一切的前提下,传统零售企业融资成本远高于互联网企业,在投入巨大的情况下甚至会影响企业主业。对于创业公司而言,则是缺乏整体战略性,这就让大量项目看不到长远未来。邓天卓认为,O2O并不是一个独立生意,而是商业生态体系中的一环,“京东到家目前并未考虑盈利,但从生态体系来讲,它的商业逻辑清晰地存在,在找到平衡点情况下它就不会倒下”。
邓天卓表示,京东到家对于京东而言有两个战略价值。一是京东到家有更高频次的购物入口,用户因为这些品类不会丢失,或者是这些品类确实为京东带来一些差异化新用户,“在没有这些品类时,这些消费者不是京东的用户,因为有这个品类,他们来了”;另一方面是京东到家众包物流对集团的战略意义,“此前商城都是按业务高峰值养人,而现在一些业务用众包解决”。
“传统企业转型需要根据企业自身的经营状况和运营模式情况来衡量,不能盲目跟风”,“一旦决定了转型,就需要有无畏的精神,但前提必须是对互联网有一定的认知,接受新的管理体质,敢于挑战旧的商业模式,并有极强的市场敏锐力和超强的执行力,才能在众多竞争中脱颖而出。”
【版权声明】行行出状元平台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同时,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内容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service@hhczy.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