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终端快速普及,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电商王朝正生长,外卖O2O独领风骚。在这个满是懒癌患者的社会中,电商成了人们生活中的重要存在,而外卖O2O也成为了人们心中的移动餐饮。因此,越来越多的商家被外卖O2O光鲜亮丽的外表所吸引,纷纷加入外卖O2O,却没想到外卖O2O的盛况转瞬即逝,如今呈现哀鸿遍野。那么是什么原因让曾经红火的外卖O2O变得如今这般衰落呢?下面就让JA和大家分享外卖O2O中的四大暗坑吧。
No.1:以产品为轴心者死,以用户为轴心者生
虽然外卖O2O和店铺食堂都是销售美食,但是它们却是两种不同的商业模式。对于店铺和食堂而言,它们属于实体店,顾客会到实体店体验服务和环境,因此它们需要依靠自身的产品特色以及营销手段来吸引顾客进店消费。然而外卖O2O需要农耕式的商业模式,它们需要以优惠便捷为宗旨,秉承价格亲民、品类丰富,以求满足顾客的日常需求和提升人均消费概率以及消费频次。
No.2:将“单点突破”作为壁垒,将撑不过一回合
资本年景好的时候人人烧钱讲规模,如今资本进入冬天已经很久了,大家又开始练内功讲” 壁垒”。有人认为自己的壁垒是一个"超赞的菜”,一个” 古法秘制的配方”,一套” 逼格很高的包装”,甚至于一个"网红老板"。。。总而言之就是一项意图实现单点突破的武器。但我认为这些所谓” 壁垒” 都不用等别人来攻打,放到一定时间长度以内,它会不攻自破。原因就在于上一个问题中提到的” 堂食和外卖是两回事",放到此处依然有效。
堂食主打过路客的偶发需求,那么海底捞的服务,潮汕牛肉锅的食材,大董烤鸭的手法,都可以作为堂食单点突破的壁垒。而外卖主打用户的日常需求,在受众人群固定的前提下,一味追求口味、配方、包装等这些单点,最终会败于"众口难调” 和”日久生厌”。并且最重要的硬伤在于,人们对于”日常消费” 的价值判断和"偶发性消费” 的价值判断是完全基于两个体系,对于日常消费,大众永远会精打细算,这就意味着价格天花板很低,所以你追求的一切突破点都是有严格的成本限制的。
此时,一个好产品不是壁垒,一个能够不断做出适销产品并快速应用的研发体系才是壁垒;一个漂亮包装也不是壁垒,一个能够不断做出实用且能够控制成本的包装的供应链体系才是壁垒;高利润率更不是壁垒,一个能使各环节高效运行,节省人力物力的运行体系才是壁垒。
虽然理论上在足够资本和资源的支持下,这些体系也是可以被复制的,但毕竟你的城墙已经不是那种一推就倒的小土坡了。永远没有攻不破的壁垒,但是只要做到让别人攻破壁垒的成本足够高就是安全。
所以对于外卖来讲,用"单点突破” 的思维去建立壁垒可能撑不过一回合,而建立高效的体系,提升整体效率才能使你一路走好。
No.3:堂食外卖不相容
之所以说这是个坑,是因为太多人觉得这是条路。经常有业内朋友对我说:” 我堂食外卖一起做,外卖不行的时候堂食能顶上,堂食冷清的时候就多做外卖,互相补位,两不耽误。” 其实这样的想法已然葬送了一个又一个本来不错的店了。
这些店墓碑上刻着的死因主要有两条:1、堂食和外卖成本结构迥异。2、堂食和外卖所需产品不同。
堂食和外卖虽然都是用厨师做菜,但二者的成本结构完全不同。堂食的特有成本有:旺铺位置租金、堂食面积租金、店内装修成本、服务员成本、餐具清洗成本等。而外卖的特有成本有:外卖包装成本,配送成本等。因此如果二者同时进行,那么你需要负担的成本一项也不会少,” 互相补位,增加营收” 也只是幻想。所以我们一直坚持做纯外卖店,理由很简单,这样可以省却旺铺位置和堂食面积的租金,避免被商业地产打劫;省去店内装修成本可以更多的投入在产品品质上;省去服务员和清洗餐具成本,能少一点受人力成本逐年上升的影响。最终好钢使在刀刃上,省下来的成本用来更好的打造外卖业务,形成正循环。
堂食和外卖所需产品不同就不用细讲了,一个是特色产品,一个是日常产品。海底捞当不了工作餐外卖,丽华快餐也不可能用作商务宴请。如果堂食外卖一起做,用两套产品无疑相当于重新创业,用同一套产品就要二舍其一,这个问题纠结下去恐怕是无解的。我们暂且把这种纠结称之为” 堂食外卖不相容原理” 吧。
此时读者一定会把无数反例摔在我脸上:"没有外卖平台之前,很多堂食店就做了好多年外卖了!”"麦当劳、肯德基、必胜客不是都在同时做堂食和外卖吗。。。” 其实在外卖平台出现之前,外卖的市场非常小,只能算作堂食的附属业务,当然怎么做都行。而如今外卖已经是一个行业了,动辄占总营业额的一半多,在没有一套独立的体系去运营,一定会和堂食业务互相蹩脚。用餐高峰期店里站着一大票送餐员,后厨因为堂食订单耽误外卖,或因为着急出外卖订单而被堂食顾客埋怨,毕竟谁也不想看到。至于麦当劳肯德基,他们本身” 打包外带” 的体系已经十分成熟,工业化生产的产品效率极高,很早就已经完成了外送和堂食的融合了,他们是幸运的有天生外卖基因的堂食店,在国内同类难寻。至于必胜客,他们早在十几年前就明智地把"必胜宅急送"从产品到店面都与"必胜客"打造为两套独立运营的体系了。
所以,做外卖 O2O 创业的各位,强烈不建议带着堂食一起做。
No.4:人人都在玩的“共享经济”很可能是个伪命题
滴滴和 uber 的成功吹起了共享经济的春风,一时间街头巷尾人人在谈共享。但我偏要给大伙儿泼一把冷水:共享经济,尤其是餐饮行业的共享经济,恐怕是一个伪命题。
共享经济在定义上是以很低的价格购买当前闲置的资源,再加工成自己的产品,以市场价格售出从而获利。因为资源在闲置的时候相当于价格为 0,但潜在价值不为 0,所以这里面存在比传统经济更大的获利空间。然并卵,这是个伪命题。否则滴滴和 uber 早就不用烧钱,赚得盆满钵满了。
问题出在” 闲置资源” 上,当有两个以上的玩家在争抢这些资源的时候,它们还是” 闲置” 的吗?恐怕这时它们早已成为传统商业资源,价高者得了。因此,能不能玩转共享经济,最终还是要看你能否建立起高效运作的体系,是否能够以更高的价格获取资源并仍然能保持盈利。仅仅一个模式恐怕无法助益于你的事业。自身没有盈利能力,就算再有钱也有烧光的一天。
综上所述,其实在我们开启以共享厨房形式合作的"嵌入式外卖工作站” 之前好久,就有很多先行者在做类似的模式了。但我们十分清楚,” 概念” 上的领先并没有太多价值。只要有坚实的品牌和体系的保障,后来者一样会走到前面。
所以,在别人动辄跟你大谈共享经济的时候,放亮双眼吧,这只是个代表不了任何价值的概念而已。
【版权声明】行行出状元平台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同时,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内容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service@hhczy.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