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18”年中大促,给电商平台带来巨大利润,为消费者提供物美价廉的优质商品。但在网购狂欢过程中,部分用户的信息仍旧被泄密、账户被盗。如今,我们在网购订单支付成功后,像京东、天猫等电商平台都会有提示信息,提醒用户不要随意轻信任何以商品质量有问题需退货的消息。不论是支付或修改信息需要使用验证码时,当我们收到验证码信息,信息内也包括此验证码只用于此次输入,勿将验证码提供给他人,防止信息被盗。网络平台的提示服务也做得够到位的,那账户被盗、信息泄露到底是网络平台责任还是消费者个人责任,一直都是笔糊涂账。
先来看“618”信息泄露的案例。
据消费者段小姐说,前几天接到自称“京东客服人员”的来电,来电显示归属地为江苏,对方询问她前段时间购买的一款产品使用过程中有没有什么问题,她回答说暂时没有,对方继续说近期查出此产品含有毒物质,需退回货品,“京东”会全额退款,并热情地说会帮她跟进,让她加QQ联系后续事宜。段小姐觉得有点奇怪,未告知其QQ,并表示会自己联系客服处理。挂断电话后她登录京东,联系在线客服后得知并无产品存在问题一说。
像段小姐遇到骗子这样的案例,不在少数。上网搜索会发现,去年起就发生多起此类事情,骗子利用盗取的个人信息将其账户资金席卷一空。
何种原因导致交易消息泄露?
为何骗子会对消费者的个人信息了如指掌,交易信息又是如何泄露的?有网友戏称“只要一上网,基本上等同于裸奔”。如在浏览网站、玩网游时产生的大量上网行为数据;在购物、支付等过程中登记的信息;在“云服务”中存储的数据;在手机上储存的通讯录、通话短信记录、位置信息……每一次点击鼠标,每一次刷卡消费,每一次拨打电话,每一次驾车出行,数据便已生成保存。个人信息可通过多种渠道泄露。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北京盈科(杭州)律师事务所的吴旭华认为,电商账号信息泄密存在外部和内部原因。外部原因就如黑客、木马等因素造成的账户被盗,内部原因则是一些内部员工不小心将资料外泄和一些不怀好意者的刻意泄密。
信息泄露责在何方?
消费者因信息泄露造成损失,该找谁追究责任呢?方超强律师认为:账号泄密责任归属,视情况而定。如若盗号者利用技术手段从电商平台上盗取数据,获得相关账号密码的则需要进一步考虑电商平台在数据保密层面上技术保护水平是否足够高,有无明显漏洞;若有明显漏洞,或技术保护水平过低则电商平台应当承担责任。。
另外,若盗号者是通过其他途径(例如手机数据窃密、自行泄露等)获取消费者账号密码,进而直接登录电商平台使用的,则应当由消费者自行承担账号保护不力的后果,与电商平台无关。
我们不能阻止诈骗者使用各种桥段来引诱消费者上钩,成为其囊中之物,但我们可以为个人信息加把锁,防止诈骗者窃取。我们在享受互联网生活的同时,理应加强自身信息的保护,如不明链接不点、谨慎使用免费wifi、密码分级管理等;应提高安全意识,选择正规的网络购物平台,不要在多个购物网站使用相同的账户密码,遇到订单异常要及时向官方客服核实,不要将验证码随意转发给他人,以减少信息泄露的风险。虽说网购有风险,购物需谨慎,但当各网络平台加强网站的安全性,公司做好安全措施保护用户个人信息,消费者加强自身的信息安全意识,网购还会有风险吗?
【版权声明】行行出状元平台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同时,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内容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service@hhczy.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