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购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对于宅人来说,网购就是为他们量身定制的。大家都在网购中游走,网购的各种乱象也“生生不息”。说好的真皮,到手的却是假皮;说好的正品,到手的却是仿品;说好的几天就到货,却是迟迟不来......如今的诚信越来越重要,可部分网店却耍起赖皮。网店假货横行,不仅消费者维权难,就连网络平台和执法部门查处都力不从心。消费者维权难可以理解,为何网络平台和执法部门查处会力不从心?且听小编细细道来。
网店耍滑,消费者吃哑巴亏
在网购中,许多人碰到过网店以次充好、以假冒真、货不对版的情况,更有甚者遭到网店的诈骗。但事后,消费者维权难,加之单个涉案金额小而无法在公安部门立案,难以以法律途径解决问题。
广州的郭女士就遇到这样恼人的窘境。今年4月,她在“幻想空间家居”网店定制了售价38500元的整套欧式家居,线上预付了1.1万元定金,随后卖家邮寄多块真皮样品供郭女士选择。6月4日,郭女士接到物流电话,称受卖家委托代收包括4000元物流和送装费在内的31500元尾款,并坚持只有在付清尾款后才能送货。当郭女士质疑售后维权问题时,物流方坚称直接找网络平台或卖家即可,并表示当地家具行业很多都采取此类线下交易的方式收取尾款。郭女士信以为真,遂付清了尾款。
郭女士收到家具后发现多处存在以次充好、货不对版的情况。家具应该是真皮的部分均为假皮,且定制的是蓝色,送到的却是绿色,尺寸普遍缩水,款式走样等问题。郭女士立即与卖家沟通,卖家却坚持称用的是真皮,每批皮料都会存在色差,尺寸不达标和款式不符均系定制误差在所难免,并宣称自己很忙,没功夫理会买家的挑剔要求,最多赔偿500元了事。郭女士也与网络平台联系,但对方称自己只是一个交易平台,对31500元的线下交易部分无能为力,而线上交易因已过15天的产品售后维权期,只能采取与卖家协商的方式替买家争取权利挽回损失。最后,郭女士只好考虑法律途径。但她查询发现,网店注册者和卖家居然不是同一人。
其实郭女士的案例不是唯一,很多网友都遇到过类似情况。幸运的消费者能退货或退款,另一部分只能自认倒霉、吃哑巴亏。更有甚者,一些网店还涉嫌诈骗。重庆市消委会收到的大量的投诉显示,有不少网店收到货款后突然“人间蒸发”。经消委会调查后发现,这类网店多为恶意欺诈,但由于单个涉案金额较小,一般为几百至两三千元,无法在公安部门立案。
招聘兼职大量注册网店,网店倒卖成风
为何郭女士所购买家具的网店注册者和卖家不是同一人?网购乱象会如此普遍?近期,重庆市工商部门查处了全国首例网店虚假认证案,揭露了背后巨大的灰色产业链。
重庆市工商部门联合公安部门查处了一家名为重庆宇佳盛信息咨询有限公司。该公司利用利用网络平台注册审核漏洞,在短短半年时间内在学校、社区和网络上发布大量兼职广告,招聘数百名兼职人员,在某网络购物平台上注册500多家网店,然后以80至200元的价格,转手倒卖给福建莆田等地经营者。
重庆宇佳盛公司成立于2013年,原本的经营范围为商务信息咨询、企业营销、软件技术推广及服务等,那么该公司缘何做起了网店注册、倒卖的“挂羊头卖狗肉”的生意?经工商部门调查发现网店虚假认证背后,隐藏一条巨大的灰色产业链。
第一条产业链:销售网店牟利。据重庆宇佳盛公司透露,短短半年内,他认证的500多个网店被销售过半。据办案人员介绍,这些网店的价格少则几十元,多则数百元。
第二条产业链:假货“借壳上市”。工商部门调查发现,这些网店的购买者涉嫌利用这些网店销售高仿服装、鞋帽等商品。消费者买到假货后,由于找不到真实的店主,通常维权困难。
第三条产业链:信息倒卖猖獗。工商部门调查发现,由于“虚假认证”市场需求很大,也直接推动了手机黑卡、公民身份信息的非法倒卖。一些不法分子大肆买卖银行卡、身份证、网盾、手机卡、开户信息等相关资料,形成收购、销售、使用“一条龙”。
第四条产业链:催生诈骗活动。工商办案人员介绍,一些人利用购买的店铺销售商品,收到消费者的订购货款后却不发货,携款消失,消费者投诉无门。这种行为不以履行合同为目的,已涉嫌诈骗,对互联网交易生态构成严重危害。
市场监管困难,制度继续完善
由于网店倒卖而引发的假货横行、网络诈骗等行为,虽然损害了消费者权益,并严重危害了电子商务生态,但由于相关法律法规方面的缺失,网店实名制难以有效落实,因而给工商部门的市场监管工作带来极大挑战。
工商部门负责人表示,“虚假认证”之所以有广泛的市场,其根本原因就是现有法律法规没有强制网店办理工商登记,造成网店实名制无法落到实处,也导致工商部门早发现此类案件,却苦于难以核实真实经营者的身份、查找到真实的违法嫌疑人。
而部分网购平台注册网店,只需填写身份证号、电话、银行卡等个人信息,就能注册成功,而实际开店者与注册者是否为一人,则无法进行验证。近年来国内各大电商平台针对自身业务特点和安全需求,都在积极开展以实名制体系为基础的网络身份管理工作。但虚假认证正是瞄准了实名制的“七寸”,使账号认证信息“实名”,而使用者却另有其人。
网店没有营业执照,却成为市场主体存在,并有很大的经营规模;网店的法律性质不明确、买卖规则不清、实名制难以真正落实,导致不法分子销售假冒伪劣产品,而消费者维权难等问题。当务之急是对网店的法律性质进行明确,并完善准入制度、切实做到实名制等措施,进一步健全监管体制,让执法部门“有法可依”。各大网购平台也要对出台一系列网购规则来规范网购平台。如:淘宝6月份出台针对被关店铺换“马甲”重新开店的行为出台最严禁令,对于因销售劣质产品和假货或涉嫌欺诈等严重违规行为而被关店的卖家,不仅其本人永远无法再开店,而且通过大数据识别出来其利用他人身份注册或实际控制的账号也将无法开店。作为个人,也需要提高信息保护意思,不要为了蝇头小利而出卖自己的信息,严重的话还需承担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版权声明】行行出状元平台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同时,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内容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service@hhczy.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