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互联网迅速发展,带动移动医疗兴起,市场规模达到42.7亿,用户规模1.27亿,BAT巨头纷纷入场布局,融资规模越来越大,平安好医生、微医集团、丁香园、春雨医生、好大夫、寻医问药网6家独角兽各怀绝技,独霸一方。但让大家意想不到的是,2016年的移动医疗却意外遇冷,而移动医疗行业也开始呈现出一片乱象。
1. 团队利益分配不均,终致创始人离开。
某移动医疗公司,其产品在细分领域中做的非常不错,很有可能成为细分领域中的前三甲,偏偏这个时候创始团队因为利益纠纷爆发出矛盾,最终导致创始人和一些核心员工的离开。
点评:公司才发展到A轮、B轮就开始想着分利益,有这种急功近利心态的创业公司也确实难走的长远。
2. 动用公关手段,同行业公司互相诋毁。
这样的现象其实在各行各业都存在,移动医疗当中要数医美行业最为严重。几家跑在细分领域前面的公司互相揭底、挖黑爆料的新闻在微博和媒体上屡见不鲜。
点评:行业发展如此艰难,大家还没到“赤膊相见”拼肌肉的时候,为何要如此剑拔弩张?如果持续互相诋毁,最终受害的将是整个行业。虽然短时期内抓住了舆论风口,但长远来看对行业将是莫大的伤害。
3. 不惜成本做广告营销。
就拿叮当快药举例,从这一品牌成立开始到现在,首次注册用户100元的补贴就没有停止过,再加上持续超过半年不间断的户外广告,其营销成本令人咋舌。
点评:医药O2O已经被验证是一个很难做出头的领域,主要原因还是客单价低,效率提升不明显。叮当快药显然是希望能通过广泛的市场营销砸出一个品牌,但方向不对,跑越快只能离终点更远。
最近互联网各行业都在倡导的一个观念就是“回归价值判断”,尤其在行业不稳定的时候,更应该看到未来的方向。
笔者建议移动医疗创业者要认清五点:
1. 互联网流量时代结束,这才是对移动医疗最大的挑战
我们可以看到,最近不管是微信公众号、电商、还是各种移动应用App的流量都出现了令人胆颤心惊的下降。这对于移动医疗来说是很大的危机,以微医集团和春雨医生为例,用户流量一直是他们坚持的指标和引以为傲的资本。如果没有这个数字做基础,他们的估值只能是空中楼阁。另外一个挑战在于,为了“回归价值”,很多移动医疗公司走到线下,而这又会面临估值缩水。因为在互联网做流量的时代,普遍的估值模型会参照平台医生数/平台患者数再乘以他们的价值,但走到线下就意味着投资人会看你线下到店人数,会计算回报时间等,这对于估值来说显然是不利的。
2. 资本的关注点已经改变
以前资本最关注的是获客成本、用户数量等指标,因此各创业公司就用各种方法达到指标。春雨的方式是和药企合作,让医药代表帮忙做宣传,每个安装给100元激励;妙健康的获客方式主要是异业合作,成本在20-30元;好牙医的方式是建立400个医生微信群;叮当快药的方式是做户外广告;医美行业普遍使用的是KOL。现在不一样了,不少投资方在见到企业的时候,最先问的问题是:有收入了吗?能盈利吗?这就要求创业公司有自己一套能够说得通的商业逻辑和非常强的成本控制能力。”拿一堆钱把对手砸晕“的思路已经不再适合作为故事的主线。
3. 创业机会无处不在,重要的是找到突破口
此前有不少做牙科耗材的B2B商城,发展一段时间以后都没有了下文,主要原因在于,高质耗材的市场难以攻入,低价耗材同质化严重且利益层级复杂,网上商城多采用的是C2B模式,即收集用户需求再进货,这种方式下来商城的议价能力很有限,很难拿到全国总代。但耗材B2B仍然不失为一个好的创业方向,重要的是,能不能彻底把整个中介环节去掉,如果可以抓住几个关键耗材的全国供应代理,那么在整个环节就有了足够的议价权,这种模式的难点在于前期的冷启动需要数十亿的资金推动,但仍不失为一个优质的创业方向。
4. 回归价值,尽早认清伪命题项目
送药上门和陪诊的伪命题已经被验证,接下来很有可能是做健康管理的公司。百糖大战之后战场冷清,高血压管理更是困难。除了患者依从性教育的困难之外,更重要的原因在于,健康管理并不是患者的刚需。健康管理公司可能会不理解:为什么我说的很对,给的方案很合理,但仍然说服不了用户用我的产品和服务呢?因为我们没有进入到对方的情景。就说健康管理这件事,我们明明看起来很健康,为什么需要天天测一堆数据?就算测出来今天心率有点不齐,你们这些健康管理工具能帮我马上辨认是不是真的有就诊需要吗?如果有需要,你们能马上给我约上医生吗?如果都不能,我还不如等出了问题直接去医院来的方便些。所以,早些毙掉伪命题项目,开发真正用户刚需的点。
【版权声明】行行出状元平台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同时,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内容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service@hhczy.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