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街的时候,经常听到商店的高分贝喇叭喊着或是店外放着张大海报上写着:店内商品低至几折几折;走进去一看到喜欢的款,一问:这是新品不打折,或者是折扣较少。这样的促销套路大家见怪不怪了。
然而,不仅在实体店,现在的网店也走起了促销套路。在搜索页上写着“劲爆价”、“史上最低价”、“第二件半价”等等,但是实际上结算的时候却没有优惠。没认真细看的小伙伴们直接付款,等付款后才发现没有优惠,这时候去找客服,有的可以给你退款,有的就不肯了。前阵子朱先生就遇到这样的糟心事。被央视第一时间栏目曝光,一起来看看。
事件:半价优惠不翼而飞
今年2月28日,朱先生在京东网站上看到男士皮鞋正在做活动“第二件半价”,活动时间是22日到29日。于是朱先生就选了两双鞋子。朱先生成功下单后才发现第二双鞋子并没有优惠。朱先生通过网页上的咨询入口,与商家取得了联系。但是商家是这样回复的:他们确实有这个活动,但是朱先生买的两双鞋子不在这个活动范围内。
实际情况是这两双鞋子的页面都标注了“第二双半价享不停”的字样,商家对此的回复是:参加第二双半价的鞋子上面会注明“此款第二双半价”,不参加的鞋子,也会宣传当时“第二双半价”的活动,但并不是全店都参加这个活动。
既然只是部分商品做活动,为什么不参加活动的商品也标注呢?这明显已经涉及欺诈。
结果:商商相互
说好的“半价优惠”不见了,与商家协商无果,就向京东方面投诉,并按要求提供相关交易记录资料。朱先生认为该商家涉嫌欺诈,要求按照消权进行三倍赔偿。
京东对此认为:商家在相应位置有显著提示,促销信息真实,所以并不具备主观欺诈的故意,但商家在商品标题下标明相关活动链接,确实有可能会导致客户误解,所以,仲裁判断商家的页面描述存在一定的瑕疵。
对此北京工商局开发区分局副局长林树涛认为:商家在做宣传上,在标注上还是有一定瑕疵的,就是有一定的有可能存在误导消费者的情况,经过我们了解,京东,第三方商家,和朱先生已经达成了一个和解协议,赔偿朱先生100块钱的购物券,另外还有100块钱现金。
当心,网购促销常见的猫腻
网购不是实体购物,没有优惠可以当场不要,能够进行投诉。虽然现在不断在规范网购,但是消费者维权还是难。因此,在网购时要当心促销套路。在眼花缭乱的广告词背后隐藏的猫腻和陷阱要避免。作为消费者的我们该如何知晓并避免这些套路呢?
套路一:虚构原价
为了吸引消费者,商家经常用的就是打折法,标出的折扣价要比原价低很多,而如果原价有点可疑,您就得小心了,因为这有可能是商家在“虚构原价”。
北京市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局执法人员刘术威:比如这个商品,标示原价130元,年货价39元,如果说商品促销之前七日内售价是100元,那么就是130元是高于100元,那么就是虚构原价。
套路二:“特惠价”不“特惠”
在商品销售中,标“特惠价”、“惊爆价”等字样,也是商家们很爱使用的促销标语,这里头也常常有猫腻。
北京市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局执法人员刘术威:我们就还是核实它促销前七日内的交易情况,如果说前七日内一直是卖83块9,那么你现在标示特惠价83块9,实际上是没有特惠。那么这就是违法。
套路三:“划线价”误导买家
还有一种常见的促销行为就是,在商品现价旁边,多出一个划线数字,如果这个划线数字来源不清,那么就有可能是误导消费者。
北京市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局执法人员刘术威:有的消费者可能会理解成原价,像在这标上一个2500,然后划一个线,实际售价是1214,那么这种情况按照我们现行的法律法规,就要求这个商家对这个2500作出一个说明,要准确标明被比价价格的这个含义。
套路四:促销过期,广告不下线
页面上显示着促销活动的广告,但实际上促销活动已经结束,既有可能是商家没及时更新,也不排除商家故意为之。
北京市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局执法人员刘术威:有可能是商家故意的,故意在活动结束之后,页面还是保留在这,给消费者一个诱骗也好 一个误导也好,但是他那个后台结算系统已经调整了。
北京市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局副局长门立峰:有时候就是这次交易完了以后,这个宣传页面已经消失了,我们再取证就有些困难,这个程序方面是比较复杂,所以任务量是非常大。
在最后小编给大家支个招,避免走进商家的促销套路:在确认支付的时候,核对一遍价格,价格正确再确认付款,若是价格不对可以询问客服,如果没有促销我们可以取消订单。这样可以避免走上艰辛的维权之路。因为现在网上购物,包括小编自己看中后就直接下单,很少会在确认付款前核对价格,所以,付款前多一个步骤,少一份糟心。
【版权声明】行行出状元平台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同时,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内容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service@hhczy.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