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信息时代,信息传播空前快速,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完美结合让人们的生活变得简单而便捷。但是随着互联网发展,手机信息安全隐患不断。据数据显示,在中国手机网民超6.5亿,其中95.9%的手机网民曾遭遇手机信息安全事件。
前段时间,轰动全国的徐玉玉事件引人深思,一个年轻的生命在被诈骗电话骗走学费后伤心欲绝而导致心脏骤停;而后的清华大学教师被骗1760万元的事件更是引发热议。在这复杂纷扰的社会中,利益诱惑往往是诈骗者的最强手段,在利益诱惑面前,大多数人们无法保持头脑清醒,导致警惕性较低而轻信他人,对于缺乏对防骗知识的了解的受骗者而言,诈骗手段往往是高超难以分辨。那下面就让JA和大家分析下诈骗手段吧。
互联网的存在为人们带来了不可置否的便捷生活,但同时也为人们带来了信息安全隐患。据不完全数据统计,如今的社会中电信诈骗中的电话诈骗占56.2%,而且诈骗手段变化多样。
常见的诈骗方式
1.设置网络购物陷阱
2.谎称亲人/熟人出事诈骗
3.冒充抽奖机构宣布中奖
4.冒充政府机关工作人员
5.冒充银行机构称卡被盗刷等等。
手机用户信息泄露的主要途径
1.接触到用户数据的相关人员非法倒卖用户信息
2.网络木马病毒软件感染
3.黑客非法获取用户数据
4.免费WIFI、扫描二维码
虽然近年来随着相关部门对防骗知识的宣传力度加强,人们的防范意识也普遍加强,但是还是有部分人们上当受骗。JA在此提醒手机用户群体需谨慎对待陌生人电话、短信,在接到陌生人电话特别是冒充公检法部门的要及时和居住地民警联系。
如今随着互联网不断普及,人们习惯于APP式生活带来的便捷,然而在便捷的同时,骚扰、广告电话以及违法短信也不断增加。现在随着互联网化生活的普及,诈骗方式也从传统的诈骗转变为利用互联网进行的诈骗,对于这些“看不见”的犯罪分子,我们目前能做的只有多了解诈骗手段和增强防范意识,在面对涉及财产以及身份信息时需要小心应对!
【版权声明】行行出状元平台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同时,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内容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service@hhczy.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