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与经济生活的关系越来越紧密,我们无时无刻不在享受科技带来的便捷。小到用微信在街边买早餐,大到用在线人工智能机器人管理上万元的资金投资,科技令我们的支付、借贷以及投资变得越来越方便快捷,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甚至已经令人们开始担忧,这些“聪明”的机器人是否会威胁到人类自身。
3月28日,全球最大资产管理机构贝莱德宣布,对其主动型基金业务进行重组,计划裁去一批主动型基金经理,并用量化投资策略取而代之。约有40名主动型基金部门员工将被裁员,其中包括7名投资组合经理。
4月6日,瑞银财富管理发布的《亚洲前曕:人工智能如何塑造亚洲新面貌》的报告中,更是大胆预测,在人工智能驱动创新的潮流下,亚洲地区中长期将有3000万-5000万个工作岗位受到冲击,但随之而起的新工作机会将能减轻此影响。
瑞银《报告》指出,亚洲进入AI(人工智能)时代较晚,尽管日本工业机器人制造早已是佼佼者,但目前为止对亚洲的整体贡献有限,且该地区缺乏完善的AI生态系统,不及美国在这方面成熟。不过,在过去3-5年间,亚洲的企业和政府已经将这一差距进一步缩小。除美国以外,中国和印度吸引了最大规模投资AI的资金,这印证了亚洲在该领域蕴藏的巨大潜力。
虽然瑞银预计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在中长期可能会威胁到亚洲3000-5000万个就业岗位。但是,这不大可能导致就业危机。瑞银方面认为,亚洲员工的整体生产力将会随着AI的崛起而显著提高,员工将有充分的机会来提升技能并转向其他创造性领域。最终AI将会在亚洲创造数百万个新的就业机会,因此净失业率应会大幅降低且相对可控。
实际上,在2013年牛津大学一项研究曾预测,未来科技可能会取代近半数美国人的工作。虽然这一预言现在看来还言过其实,但很多经济学者已经在设想应对策略。
【相关阅读】
【版权声明】行行出状元平台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同时,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内容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service@hhczy.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