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媒体报道称,由于国内移动支付商家支付宝与微信推出的“无现金”活动中的一些宣传主题和做法干扰了人民币流通,社会反响较大,对社会公众产生较大误解。央行总局对各分支行下发通知,要求纠正和引导无现金活动。
8月10日消息,央行总局对该事件进行回应。央行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从未对各分支行下发过这样的书面通知。而,央行总行对于无现金活动的态度是,对于市场推广行为不做干涉,但不应有不收现金的行为。
同时,据了解央行武汉分行近期确已约谈蚂蚁金服,并对无现金活动提出意见。
“无现金”活动之所以会“惊动”央行总局,导火索是在无现金推广过程中,部分商家出现拒收现金的行为。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第三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货币是人民币。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收。与此同时,《条例》第二条规定,所称人民币是指中国人民银行依法发行的货币,包括纸币和硬币。央行相关人士认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商家拒收人民币现金属于违法行为。而关于商家“拒收现金”是否违法行为引发了一场市场论战。
据了解,8月2日,央行武汉分行在其官方网站对拒收人民币等违反人民币管理规定的行为进行了释疑,并表示欢迎武汉地区任何个人和单位对拒收人民币等违反人民币管理规定的各种行为进行监督举报。
上海市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副秘书长孟添曾撰文称,无现金社会并不是消灭现金,而是将无现金作为主流支付方式,包括互联网支付、银行卡、二维码、NFC(近场支付)等各类支付工具的应用。“在不久的将来,中国能够实现无现金社会,因为’天时、地利、人和’已皆俱。”孟添认为,随着新技术不断发展,无现金社会是货币形态演变的必然趋势,“就好像铜钱替代贝壳,纸币替代银元,最终电子货币将替代纸币成为货币,是目前能够预知的最终形态。
无现金支付是时代发展的产物,最终将可能替代纸币成为货币。移动支付对于年轻人来说很简单,乐于接受;但是对于老年人来说却是难之又难的事儿,总不能让70岁的老人家没有手机支付,就不让人家买东西吧。在发展之初,移动支付必须根据社会实际情况来制定无现金支付的发展步调。只追求速度,不考虑质量,最后只能是适得其反。
移动支付商家在考虑效益、规模、速度的时候,也应该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
【版权声明】行行出状元平台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同时,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内容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service@hhczy.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