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IPO圈,今年最轰动的IPO企业应该是小米了。
小米创始人雷军在2014年曾说过,小米5年内不上市。2016年3月,在接受采访时,雷军依旧表态5年内不上市。
2018年5月,港交所官网发布消息称,小米已经正式提交IPO申请文件。小米有望成为港交所“同股不同权”第一股,也将是2014年来全球最大IPO。
小米IPO的消息一出,舆论一片哗然,感慨雷军食言了,创业8年的小米要上市了。
不过,在11月7日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雷军接受央视财经采访时,“推翻”了外界给其定义食言的说法。
雷军表示,实际上,小米IPO时自己并未投赞成票。小米董事会去年底进行了评估,认为小米到了IPO的规模和时间点,小米高管开会研究后,绝大部分支持IPO。但实际上自己和另外一位高管并没有投赞成票,两三年之后上市会更好。
雷军表示,小米IPO是大家商论出来的结果,他尊重大家的意见。
雷军还表示,另外一个没投赞成票的高管是小米联合创始人、高级副总裁王川。
王川曾在一次采访中透露,对小米今年IPO投反对票,原因是小米不缺钱,“(市值)重要不重要?重要;在乎不在乎?不在乎。”
“金山十几年前就上市了,上市后会有多种压力,比如投资者,股价等。”不过,雷军也强调,今年确实也是一个上市的时间点,小米已经创立八年,接受市场的锤炼会更好。
从提交IPO申请书,到7月9日正式IPO,再到现在IPO近四个月时间,小米遭遇了诸多外界压力,从估值呈抛物线降低、招股遇冷、发行价价低、暗盘破发、到现今的市值跌破400亿美元,也让雷军“股价翻倍”的承诺变格外的不足为信。
尽管小米的股价、市值不尽如人意,但小米自身的表现还是依旧的抢眼。
IPO后,小米发布了首份财报显示,第二季度公司实现营收452.35亿元,同比增加68.3%,实现经调整净利润21.17亿元,同比增加25.1%。
从收入结构来看,智能手机收入由2017年第二季度192.19亿元增长58.7%至2018年第二季度305.01亿元,占总收入百分比由71.5%下降至67.4%。同时,IoT与生活消费产品收入103.79亿元,同比增长18.9%;互联网服务收入39.58亿元,同比增长8.8%;两者收入合计所占百分比由27.9%提升至31.7%。
在10月底,小米宣布出货量超1亿台,提前完成今年目标。
雷军表示,1亿台的出货量对小米来说是个里程碑,但任务达成后,也要思考明后年如何保持高速增长,“我们前面三个友商都极为强大,要在未来的竞争中胜出,小米还要保持创新。”
可见,小米依旧是具有创造力的企业。
毕竟,小米才刚刚上市4个月,后面的事又有谁能够百分百的确定呢?
正如雷军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最近大市不好,短期股价不是最重要的,长期表现才是最重要的。
而小米的投资者之一高通全球副总裁也曾表示,持续看好小米,不在乎小米一两天的表现,小米绝对是发展有后劲的公司。
【版权声明】行行出状元平台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同时,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内容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service@hhczy.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