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天气渐渐的变暖,越来越多的民众出门选择骑共享单车。但是从今日起,北京地区的摩拜单车(非助力车)执行新版计费规则,骑行15分钟以内收费1元,超出部分每15分钟收费0.5元,骑行一小时费用为2.5元。
摩拜单车投资人、祥峰资本合伙人赵楠在分析共享单车涨价时称,共享单车行业和团购、外卖、打车等行业一样,从成立到高度竞争,再到借助资本力量获得相对领先的市场地位,这是一个市场发展的规律和新物种的成长过程。
这两年,共享单车领域竞争激烈,加之一些企业管理经营不善,基本上只能做到收支平衡,一些企业甚至出现亏损。骑车费上难赚到钱,就打用户押金的主意,甚至出现用押金做其他投资的情况,导致用户频频抱怨退押金难。共享单车目前面临的最大难题就是盈利,如何实现健康、可持续的运营,是必须考虑的问题。
共享单车调价,显然是一种“造血”。共享单车行业前期投入大,维护成本高,而且在租金之外无论是车身广告、数据增值服务等,盈利模式并不清晰。市场研究机构易观互联网汽车与出行研究中心分析师赵香表示:“共享单车企业要面对单车的破损和丢失,以及气候原因带来的季节性使用频率波动,再加上使用场景的局限性,仅依靠现有的商业模式很难盈利。”
更早之前,小蓝单车发出公告称,自3月21日起在北京市实行新的计费规则,起步价由每30分钟1元更改为每15分钟1元,超出时长后每15分钟0.5元,骑行1小时同样为2.5元。运营哈啰单车的哈啰出行公关总监王帆也表示,“哈啰单车目前价格相对稳定,但未来可能随着经营策略调整也不排除会有涨价的可能。”
对于共享单车集体涨价这一现象,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综合运输研究所城市交通室主任程世东认为,价格调整对共享单车行业的发展是必要的:“想让这个行业继续发展下去,保持财务的可持续性是首要的。适当的调整收费价格,能使财务的可持续性更好一些。”
不过也有分析人士指出,在单车成本下降、运营成本缩减、服务质量没有改观的情况下,仅仅是“为了提升共享单车自身的造血能力”而涨价,颇有些站不住脚。他们认为,共享单车从以前的免费骑行到现在的涨价,可以看出共享单车正在迎来理性的运营阶段;但共享单车原本的商业模式中毛利率很高,亏损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运营没有跟上,现在通过涨价来“造血”,是在向消费者转嫁自身运营不足的问题。
共享单车涨价既有它的合理性,也有对共享单车企业身后“巨头”实力的考量。由于共享单车并非垄断行业,它有很多可以替代的方式,比如步行、公交、地铁等,所以涨价能否让共享单车长时间的活下去,能否让互联网+自行车脱胎换骨,现在下结论还为时过早。
【版权声明】行行出状元平台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同时,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内容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service@hhczy.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