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款名为“ZAO”的AI换脸软件在社交媒体刷屏,用户通过手机注册,然后上传照片和本人进行动态对比识别后,就可以在其APP中选用自己喜欢的影片角色,进行换脸制作。然而,在AI换脸走红的同时,也引发大众对刷脸支付安全的担忧:对于敏感的电话、人脸等信息是否会被不法分子利用,盗刷走用户的财产。
对此支付宝回应称,目前网上各类换脸软件有很多,但不管换的有多逼真,都是无法突破刷脸支付的。支付宝表示,其刷脸支付产品采用的是3D人脸识别技术。在进行人脸识别前,也会通过软硬件结合的方式进行检测,来判断采集到的人脸是否是照片、视频或者软件模拟生成的,能有效地避免各种人脸伪造带来的身份冒用情况。
支付宝还表示,在进行人脸识别后,部分用户还需要输入与账号绑定的手机号进行校验。而且支付宝也拥有全额赔付制度,一旦发生账号被冒用的时间,支付宝也会通过保险公司进行全额赔付。
这些年,国内“刷脸”技术运用愈加广泛,不论是支付宝的“刷脸支付”还是有些单位的“刷脸打卡”,都离不开人脸识别技术。但是,国内知名的网络信息安全专家谈剑锋曾多次在公开场合对这一技术的安全性提出质疑:“密码泄露了可以改,人脸一旦被成功复制,难道你还能换张脸吗?”
“我在国外生活过很多年,他们很抗拒刷脸这项技术,法律往往也不允许采集这类个人信息。”一家知名AI企业创始人也对“刷脸技术”的安全性表示了质疑,“我们现在采集人脸的过程很不规范,谁都可以来索要照片,如何使用也缺乏相应规定。比如,我卸载了APP后,我的照片从数据库里清除了吗?没人知道。”
对此,CF40学术顾问、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黄奇帆表示,网上安全认证技术,比如生物、二维码、虹膜、指纹、刷脸、声音等辨别认证技术必须“特许经营”,凡此类技术公司设立必须“先证后照”,必须有较高的进入门槛。目前互联网金融公司的支付、资金划转必须坚持小额原则,同时各类互联网认证识别技术,只能允许线下使用,而经过长时间的技术积累和试错之后,才能在国家技术管理部门授权之下,上线试点,逐步成熟,逐步推开。
人脸是非常敏感的个人信息,一旦泄露或者被盗取,会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因此,当我们在上传照片到各网站或APP之前, 一定要先提前去甄别该网站或APP 的安全性。
【版权声明】行行出状元平台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同时,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内容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service@hhczy.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