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顺风车回来了。在停摆了一年多之后,昨天,滴滴宣布其顺风车业务将从11月20号起,陆续在哈尔滨、太原、石家庄、常州、沈阳、北京、南通7个城市上线试运营。
而这次滴滴回归的消息一出又尴尬了一下,就是因为“女性晚间不能乘车”的规定。
1、滴滴顺风车复出只能“如履薄冰”
针对舆论反应最激烈的“女性晚间不能乘车”的规定,昨天晚上,滴滴出行总裁柳青通过微博回应说:我自己作为一个资深女白领,也觉得现在的顺风车产品功能对女同学们不太好用,给朋友们心里添堵了。但是在安全的问题上,还真是有点儿如履薄冰地在试运行。恳请大家多给我们一些时间。
2、顺风车引入失信被执行人
自从去年滴滴顺风车连续发生两起恶性事件后,滴滴成为了众矢之的,顺风车业务从去年8月27日下线至今,滴滴将宝押在了安全上,不断地迭代安全产品,同时内部则成立了安全指挥部,组长和副组长的职责程维和柳青各挑一头。
而这一次顺风车的“复活”,看得出滴滴的小心翼翼。根据方案,试运营期间,滴滴顺风车首先提供5:00-23:00(女性5:00-20:00)、市内中短途(50公里以内)的顺风车平台服务,试运营期间不收取信息服务费。
此外,秉承司乘平等的原则,滴滴顺风车还将原有的“信任值”升级为“行为分”,根据用户最近收到的评价、投诉等信息进行履约、友好等多维度综合评估。如果用户不遵守平台合乘规则,导致行为分降低,可能会影响顺风车服务的正常使用。
3、顺风车业务的公益和营利,监管还得加强
现如今宣布以试运营回归的滴滴顺风车,会迎来怎样的新命运呢?
除了面对内部巨大的压力以外,滴滴顺风车回归首先要面对的就是虎视眈眈的同行们。一年过去,顺风车的江湖早已不再是滴滴一家独大,哈罗出行、嘀嗒出行、曹操出行都已经“积极”在顺风车领域布局,纷纷抢食滴滴曾经的蛋糕。揣着小心翼翼的滴滴在试运营后还能不能在全国铺开业务,可能需要交给时间来回答。
此外,面对同行竞争、舆论关注,滴滴以及所有顺风车平台都无法回避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网约车平台所处的权责真空地带。目前来看,车主、乘客和平台,三者之间权责难以划分,即便是现行的法律法规规定顺风车应该是非运营车辆,但收费的顺风车始终在公益性与营利性之间游走。
客观地说,从增加出行选择、降低出行成本的角度看,有顺风车一定比没有顺风车好。但血的教训殷鉴不远,任何便捷、成本都不是刚需,安全才是唯一的刚需。从这个角度看,滴滴的各类措施的初衷是积极的,公众对此提出的各种疑问甚至反对意见也是积极的,双方是在为安全这个刚需相向而行。
总结:顺风车重新上线,不论滴滴公司说了什么,公众一定是不看广告看疗效。正如交通运输部此前所要求的,滴滴公司要切实落实企业安全管理主体责任,切实改变承诺多、整改少的工作方式,加强整改,规范经营,切实保障乘客安全和社会稳定。当然,不只是滴滴公司,要想让整个顺风车行业未来“一路顺风”,滴滴出行总裁柳青用的那个关键词说得很对,那就只能“如履薄冰”。必须记住,一旦安全意识和企业责任的弦稍有松懈,那么不光是整个行业的未来,更是乘客的生命安全,都有可能在转瞬之间轰然崩塌。
【版权声明】行行出状元平台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同时,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内容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service@hhczy.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