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国家医疗保障局宣布上线医保电子凭证,支付宝和微信均可支持领取。未来,看病、买药无需再带卡,使用手机即可付款。“医保电子凭证”成为全国医保线上业务唯一身份凭证,即日起在河北、吉林、黑龙江、上海、福建、山东、广东七省(市)的部分城市陆续开通使用。
一年多来,我国医保标准化、信息化建设进展顺利,15项医保业务标准编码已发布。目前,7个先行测试省(市)已经采集了医保基础数据,生成2.2亿参保人医保电子凭证,16个地市完成了应用测试,部分医药机构实现了电子凭证全流程就医购药。测试结果表明,医保电子凭证已经具备了推广应用条件。
据介绍,医保电子凭证由国家医保信息平台统一签发,涵盖医保查询、参保登记、医保就诊和购药支付等医保业务场景。参保人在国家医保APP或支付宝上搜索“医保电子凭证”,或在微信搜索“我的医保”微信公众号,即可激活领取。
以福建省参保人为例,依托医保电子凭证,参保人可使用医保码享受医保就诊、购药支付、医保查询、医保业务办理等在线医保服务。腾讯方面表示,未来,参保登记、报销支付等更多医保服务场景均可通过医保电子凭证在微信轻松办理。
国家医疗保障局副局长施子海指出,医保电子凭证全国通用,它是由国家医保信息平台统一生成,标准全国统一,跨区域互认,参保人可以依此在全国办理有关医保业务。而且更加安全,通过实名和实人认证,采用国产加密算法,数据加密传输,动态二维码展示,确保了个人信息和医保基金使用安全。
下一步,国家医保局将加快完善医保电子凭证功能和推广应用,支持凭证在全国范围内办理医保业务。国家医保局介绍,明年我国将建成统一的医保标准信息系统,解决因为各地标准不统一造成的管理难点和盲区。而医保电子凭证是全国医保信息系统建设的重要环节。
据了解,医保电子凭证未来有望覆盖全国,并实现异地互通。数据显示,截至8月底,全国异地跨省直接结算突破300万人次。有关人士认为,若医保电子凭证实现全国通,将惠及不少异地居住、长期异地工作和异地转诊人群。
【版权声明】行行出状元平台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同时,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内容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service@hhczy.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