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修改决定通过,明年5月1日施行。其中,《条例》规定送外卖不得主动提供一次性筷子等用品,否则将被罚款。
《条例》规定,餐饮经营者、餐饮配送服务提供者和旅馆经营单位,不得主动向消费者提供一次性筷子、叉子、勺子、洗漱用品等,并应当设置醒目提示标识。一旦违规将由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部门责令立即改正,处5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再次违反规定的,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明年5月之前,北京将制定一次性用品的详细目录。
其实北京并不是第一个规定商家不能提供一次性筷子的城市。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条例中规定,上海外卖将不主动提供一次性筷子、调羹、叉子、刀等餐具,违者,由市场监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5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
上海翰鸿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金玮表示,这种手段和“限塑令”类似,都是通过将某种产品的使用变得“不方便”,来倒逼消费者尽可能延长相关产品的使用周期,从而在源头减少垃圾的产生。
而同济大学循环经济研究所所长杜欢政指出,在一次性塑料餐具这个领域,由于消费者长时间的“依赖”短期内难以改掉,所以单纯地限制提供一次性塑料餐具,而不限制该产品的生产销售和使用,不一定能取得理想的减量效果,反而可能促进了一次性塑料餐具的生产销售。
一个必须承认的事实是,很多时候并不是人们不够“环保”、不想“环保”,而是外界环境对“环保的生活方式”不够友好。近年来,我们的职场流行外卖用餐,却没有对应的“支持自带餐具”的企业文化和服务设施。若是要上班族以牺牲“便利”“卫生”和“体面”来支持“绿色环保”,结果自然不会好。
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外卖订单达到109.7亿单,2019年更是接近150亿单,这意味着今年产生的垃圾将是2017年的近3倍:360万吨塑料盒、49.2万吨塑料袋、52.5万吨一次性筷子和13.2万吨塑料勺。
面对如此庞大的数据,如何创造条件让上班族更“坦然”地携带、使用和清洗、存放自有餐具,成为了迫在眉睫的问题。
【版权声明】行行出状元平台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同时,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内容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service@hhczy.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