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消息,现如今,越来越多的生活行为都可以通过“刷脸”来完成,近日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有九成以上的受访者都使用过人脸识别。当人脸识别技术随处可见时,意味着不计其数的信息已经进入了某个数据库。那么接下来呢?这些数据库的安全屏障是否牢固,能否抵挡黑客攻击,个人信息有没有被贩卖……
日前,据央视新闻报道,以使用率较高的人脸识别解锁手机为例,科研人员用面具代替人脸,进行了测试。 测试结果显示,手机可以被面具解锁成功。
测试中,科研人员先将手机放置在一个三脚架上,再在手机对面放上面具,然后进行光线、色温以及角度的调节,通过几次比对,手机被成功解锁了。专家表示,这款面具的制作成本并不高。
专家表示,目前最简单的人脸识别,只需要采集、提取人脸上的 6 个或 8 个特征点就能实现。而复杂的人脸识别,则需要采集、提取人脸上的数十个乃至上百个特征点才能实现。相比于解锁手机," 刷脸 " 支付、" 刷脸 " 进小区等应用,采集的人脸特征点更多,安全性自然也更高。
央视新闻还报道称,在某些网络交易平台上,只要花2元钱就能买到上千张人脸照片,而5000多张人脸照片标价还不到10元。商家的素材库里,全都是真人生活照、自拍照等充满个人隐私内容的照片。
这样的新闻着实让人惊出一身冷汗。当下,人脸识别已经成为互联网终端的重要身份鉴别方式。手机等终端设备的迭代,推进了人脸识别技术的大面积普及,也取代了传统的验证码、密码、指纹信息等验证方式。如今,人脸识别,手机解锁要用,线下支付也要用,各种各样绑定个人身份的信息查询都要用。
今年8月13日,杭州钱塘新区公安部门抓获两名犯罪嫌疑人,他们在多个网络平台盗取了数千条个人信息准备倒卖。而今年年初,浙江衢州也破获了一起盗用公民个人信息案,犯罪嫌疑人使用盗取的信息注册某金融平台账号,非法获利数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这两起案件的犯罪嫌疑人都是利用“AI换脸技术”非法获取公民照片进行一定预处理,而后再通过“照片活化”软件生成动态视频,骗过了人脸核验机制,得以实施犯罪的。
其实,要消解人们对人脸识别技术的担忧,还是得回到人脸识别的起点,即安全本身。除了不断提升技术,破除人脸识别领域的技术风险,提供安全性更高的检验方式之外,更应建立一个严格的标准和规范。
比如,制定相关准入规则,规范行业标准,以法律法规为准绳,规范此类技术的使用。在人脸信息采集存储环节,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原则,让被采用者享有应有的知情权,且有权撤回。同时,加大打击力度,必须让不法分子付出远超非法牟利的代价,才能震慑人脸识别的隐私泄漏问题。如此一来,才能防止人们的个人生物信息被滥用,保护好“每一张脸”。
【版权声明】行行出状元平台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同时,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内容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service@hhczy.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