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婚宴做不了主
统计显示,上海今年预计有15万对新人“扎堆”结婚,其中大半新人将婚宴安排在下半年,不少热门酒店更早早放出秋季婚宴“一桌难求”的风声,给喜上眉梢的新人们平添惆怅。然而在不少“过来人”眼里,婚宴市场的“水分”远远不止这些,所谓“预订已满”、“佳期加钱”等都只是酒店的“明招”,更多的“阴招”暗藏在双方签订的服务合同里。
顾女士的儿子去年7月在浦东某五星级酒店预订了婚宴,当场预交4万元订下19桌,后因个人原因不能如期举办,酒店同意取消,但拒绝退还预付款。顾女士想要力争,却发现协议中早有“预谋”:“活动预订一经确认,酒店将收取人民币4万元作为定金(约为此次宴会消费的50%),为确保婚宴顺利进行,此定金不予退还,结算时可作为预付金。”双方在协议中还约定如果本次活动取消或延期,酒店将收取人民币4万元作为违约金。据此,酒店认为自己不退款完全是按合同行事。
根据我国合同法、担保法等法律规定,定金合同从实际交付定金之日起生效,数额由当事人约定,不得超出合同标的额的20%。酒店将婚宴定金总标的额设为50%,显然不合法,不仅减免了经营者的责任、违反法律规定,还加重了消费者的责任。该酒店对于违约金的设定更是高得离谱,对消费者显失公平。经过市消保委反复协调,顾女士才艰难拿回2万元。
定金陷阱只是婚宴合同“霸气”的冰山一角。记者走访市场发现,不少酒店还通过婚宴捆绑婚庆服务的潜规则来“捞油水”。朱小姐今年5月预订了人民广场附近的某四星级酒店,但酒店给出的合同写着:“酒店自带婚庆服务,如果消费者选择其他婚庆公司,要为他们支付2000元的入场费”。朱小姐赶时间答应了要求,但当天婚庆问题百出,化妆师技术粗糙不说,摄影师更像木头人。
上海恒建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郑绍平表示,根据消保法规定,消费者享有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的权利,有权自主选择提供商品或服务的经营者、商品的品种或服务方式,有权自主决定购不购买商品、接不接受服务。
四行业霸王条款最泛滥
让人遗憾的是,婚宴合同的“霸气”已经“传染”到众多服务行业,以前在合同中夹带霸王条款只是个别商家的小伎俩,现在却有越来越多的经营者甚至整个行业开始肆无忌惮推广暗藏霸王条款的服务协议。市工商局、市消保委历时半年的调查发现,商业购物、旅游、衣物清洗、预付卡消费等四个行业已经成为霸王条款最泛滥的服务业领域,仅这四个行业明显的霸王条款就有20条之多。
翻阅这些霸王条款,最主要的一项“功能”就是为经营者“脱罪”。经营者认为只要消费者在霸王合同上签字,就算造成了消费者的财产损失甚至人身伤害,也不用承担责任,更有甚者认为只要在提供服务的场所张贴通知、声明或店堂告示就算尽到了义务,消费者当场接受消费就等于默认了商家的要求。超市卖场储物柜和停车场的告示就是一例:“本寄物柜仅作物品保管,如有遗失概不负责”、“持本超市收银条在超市自有停车场停车免费,车辆盗损责任自负”。旅行社在旅游合同中添加“游客在游玩过程中造成个人伤亡的,自行承担相应责任”等款项也是出于相同目的。
霸王条款也为经营者提供低质产品或服务制造了 “挡箭牌”。记者在淮海路商业街发现,多家品牌服装专卖店推出特价、打折、促销产品时都打出了 “概不退换”、“售出不退”、“不退不换”的口号,将价格优惠与产品质量的潜在问题画等号,暗示消费者“少付钱就可能买到次品”,还要有“愿打愿挨”的心理准备。一些旅行社和洗衣店则仗着霸王条款随意违约,比如“因报名人数不足无法成团,旅行社在出发7天前通知旅游者延期或取消旅游,旅行社不承担违约责任”、“本店承接一切送洗衣物,但对洗熨结果,如褪色、缩小,本店不负赔偿责任”。这些条款不仅免除了经营者应当承担的违约责任,就连保证商品或服务质量这一最基本的责任也一并卸下了。
除了利用霸王条款逃避责任,许多经营者还开始利用其削弱甚至剥夺消费者的权益。最近普陀区消保委就接到多起有关消费卡的投诉,卡背面往往标有“请务必在有效期内使用,逾期此卡将被注销”、“本公司对此卡有最终解释权”、“本公司有权随时修改使用须知或终止本卡效力”等字样。据市工商局合同监管处处长李通透露,目前,联华OK、斯玛特、索迪斯、杉德等13种较流行的消费卡已经明确不再印写“过期作废”等霸王条款,消费卡一旦过期,仅收取5至10元的激活手续费即可延期继续使用。
究竟是谁助长了顽疾
尽管霸王条款条条违规,但至今屡禁不止。市工商局今年4月就对四大服务行业的20条霸王条款予以曝光,截至目前已叫停各类企业使用的近千件霸王条款,然而漫步大街,仍有不少不公平条款露出马脚。一家网络机构上个月组织的在线调查指出,有57.6%的网友经常遭遇霸王条款,还有42.4%的被调查者表示会“偶尔碰到”,没有碰到过霸王条款的人几乎没有。调查同时发现,权益遭霸王条款侵害后,有六成消费者会尝试交涉,但如果维权艰难就只好放弃,还有两成半的消费者根本不知道如何维权,表示会坚持维权的被调查者一成还不到。
消费者的“宽容”是助长霸王条款存在的主要原因。市工商局在前期征集、酝酿首批叫停20条霸王条款的过程中发现,许多消费者在协议上签字前其实已经发现了不合理的内容,但迫于经营者的压力或贪图方便等原因,不敢或不会“主动说不”,也没有向工商部门举报。李通建议消费者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不再和充满“霸气”的商家继续交易,面对矛盾纠纷可以直接向工商部门举报,工商部门将根据消费者举报的线索,对相关违规企业进行调查,并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对确实违规的企业发出修改建议书,甚至采取行政处罚。
实际上,眼见霸王条款滋生,消费者不是不想说,而是有心无力甚至看不明白。以热卖的iPhone手机为例,有人会排上整夜只为购买一台,却不会研究一下包装盒内的用户协议,因为这本32页小册子内的每行字体只有数毫米高,且专业术语密布,至少需要30分钟来仔细阅读,而消费者每天可能要接触到多个商品或服务的协议,谁有时间和精力来留那么多个心眼呢?于是在厚达几十页的用户协议上签字,并默默祈祷日后不会有条款为自己带来麻烦的情节每天都在上演。美国一项消费者调查指出,商家各种协议书、免责声明上密密麻麻的条款,每年会从消费者口袋中夺取250亿美元。与此同时,软件、银行、基金等行业的合同字数正在以每年两到三成的速度激增。
服务行业形成“霸气”,还有一个根本原因在于企业道德标准的缺失。市消保委法研部主任唐健盛指出,尽管现行法律法规对霸王条款的处罚有相应规定,但对部分违法企业尚不足以构成威慑。这种现象在婚庆、旅游等许多充分竞争的行业十分普遍,一些企业只会计较提供霸王条款的风险有多高,而不去思考侵害消费者权益本身是有悖道德的行为,一旦认为获取的利益将高出违法成本,经营者就会铤而走险。对此,本市工商部门和消费者保护组织将陆续曝光一批企业的“霸道”行为,涉及金融、通讯、房地产等行业的第二批霸王条款也即将由工商部门向社会公布。
【版权声明】行行出状元平台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同时,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内容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service@hhczy.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