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凌晨2时许,一辆车牌号为蒙AK1475的宇通双层卧辅客车和一辆装有甲醇的罐车在陕西省延安市境内的包茂高速公路上追尾,随后燃起的大火导致客车上36人死亡,3人受伤。尽管早在2011年国家相关部门就针对双层卧铺客车在出台多条举措,但遗憾的是,这一切都未能阻止特大事故的再次发生。
为何黑色悲剧屡屡重复上演?是安全配套机制问题?还是相关人员玩忽职守?且让我们一起去看看该辆客车的安全防范设备。
记者了解到,这辆客车上确实配备了安全锤,但由于当时夜间漆黑,再加上火势急猛,乘客根本来不急进行安全自救。此外,按照交通运输部的有关规定,从事长途客运的汽车,必须加载GPS视频监控系统,而该辆客车也确实都安装了此系统。
那么事故的真正原因究竟是什么呢?首先回顾下大巴的GPS视频监控录像。
据央视消息,陕西延安8.26特大交通事故车辆安装的GPS定位系统,传回了事故发生前不久车内驾驶员的图像信息。最后一次抓拍是在26日凌晨2点25分,图像显示的是一名叫陈强的40岁左右的司机驾驶。凌晨2:30:59,GPS系统最后一次发回数据。在视频录像中,我们看到了这样的数据:
安防设备给力,监管给力吗?
可见,疲劳驾驶才是引发这次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GPS车辆监控系统已及时疲劳驾驶报警,那么相关的监测管理人员是否也对驾驶员进行及时的提醒警告呢?
其次,按照交通运输部的规定,长途客运汽车必须配备两名专职司机,而且在凌晨2点到5点之间,必须停车休息。那么此车为什么在2点多还在路上行驶?
试问,我们的监管是否给力?
结语:在去年京珠高速41人罹难的客车事故发生后,国务院、交通部等管理部门曾密集出台了一系列防止客车事故频发的政策规定。但在一年后的今天,客车事故的高发频率依旧没有降低之势。尽管我们的安防设备技术再强大,制度再完善,没有得到真正的执行与认真的管理,也形同虚设!
知识链接:
GPS车辆监控系统,可以针对车辆的安全监控管理系统就是要解决如何在较大的区域范围对拥有的车辆实施对车辆的位置、状态等动态信息进行即时监控,及时处理车辆运营遇到的问题,提高有限资源的有效利用率,同时保障司机的人身安全。同时,它能够跨地域对机动性强、数量众多的移动目标实现有效监控、紧急救援和提供各种信息服务。
GPS车辆监控系统由三部分组成,即:车载主机、服务器和客户端。车载主机主要通过美国的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来确定移动目标的位置,并通过移动通信网络和全球互联网将数据上传,服务器接收定位数据并存储,客户端通过全球互联网访问服务器提取地图和车辆定位信息为用户提供完善的服务。
GPS车辆监控系统的工作原理
安装在车辆上的GPS接收机根据收到的卫星信息计算出车辆的当前位置,通信控制器从GPS接收机输出的信号中提取所需要的位置、速度和时间信息,结合车辆身份等信息形成数据包,然后通过移动运营商的GPRS网络发往监控中心。监控中心的服务器接收车载机发送的数据,并从中提取出定位信息,根据各车辆的车号和组号等,在监控中心的电子地图上显示出来。同时,控制中心的系统管理员可以查询各车辆的运行状况,根据车流量合理调度车辆。
车辆监控系统的原理决定了系统要依赖三个网络才能可靠运行:美国的全球卫星定位系统、中国移动的GPRS网络、基于不同运营商的全球互联网络。(来源:千家安防网)
【版权声明】行行出状元平台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同时,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内容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service@hhczy.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