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很讲究吃,也很会吃,更能品出其中滋味。即使是同样的食材,经过不同的烹饪方式料理,唇齿间流淌的味道也不一般。中国人喜好美食,不如说更多是沉醉于味道带给味蕾的绝妙享受。
香酥虾
五味调和
中国人讲究“五味调和”,调和的过程即是“调味”,而经过“调味”,即形成了中华饮食中的众多“味型”,诸如酸、甜、苦、辣、咸、鲜等不同的体验。醋的酸,糖的甜,苦瓜的苦,辣椒的呛,盐的咸,味精的鲜,都是形成众多美味不可或缺的因子。
由于人口众多、地域广阔、地理条件不一等因素,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的饮食习惯和饮食文化,其表现形式之一就是味道。在古时,便有“北方重咸鲜,蜀地好辛香,荆吴喜甜酸”;经过漫长的发展,不同地域的菜系逐渐成熟,具有了各自独属的风味。
很多人喜欢川菜、湘菜,着迷的不外乎是那辣辣的刺激,从舌尖到心头,火热的激情蔓延开来;如果不是好辣之人,倒是可以品一品清鲜平和的淮扬菜,咸甜浓淡适中,风味清鲜,略带甜味,江南的风味不难觅其踪迹;而粤菜则讲“五滋”、“六味”,香、松、软、肥、浓,酸、甜、苦、辣、咸、鲜,均在其中,各种滋味并非单纯叠加,食客足以品出个中的“清而不淡,鲜而不俗,嫩而不生,油而不腻”。
赛螃蟹
调味搭配
味道最基本的分类,即酸甜苦辣咸鲜。
辣味因刺激口腔黏膜所产生,严格来说,并不能称其为“味”,但中国人早已形成“辣”为基本味的认知,所以“辣”也成为中国人的基本味;酸味是呈酸物质在水中解离出的氢离子对味蕾刺激产生的感觉;甜味是含生甜基团及含氨基、亚氨基等基团的化合物对味蕾刺激产生的感觉;苦味是生物碱、糖苷对味蕾的刺激;咸味是中性盐在刺激味蕾,其中氯化钠能产生较为纯粹的咸味,其他盐会带有苦味;鲜味是氨基酸、核苷酸、酰胺、三甲基胺、有机酸等物质对味蕾刺激产生的感觉。
调味即是对这些基本味的组合搭配,经过调配,以符合人们饮食习惯。不同的单一味之间存在微妙的关系,主要有味的对比、味的相乘、味的相减、味的转化等现象。
味的对比乃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呈味物质,进行适宜的配比,会产生使其中某一种呈味物质强度增强的效果。比如俗语中所说的“要想甜,加点盐”。
味的相乘,是指同类型的呈味物质共同使用时,味强度远远超过两者分别使用时产生效果的相加,此现象即为味的相乘。比如,甜味剂甘草本身甜度是蔗糖的50倍,但共同使用时,甜度是蔗糖的100倍。
味的相减,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呈味物质以一定浓度混合时,使其中一种或几种味觉减弱的现象。比如食醋和蔗糖一起使用时,糖醋味较淡时,甜味能缓和酸味,糖醋味较浓时,醋能缓和甜味。饺子咸了,蘸些醋解咸就是对味的相减的应用。
味的转化是指先后食用不同的呈味物质,味觉器官受到刺激后,产生一种新的味觉感受的现象。比如喝了盐水,再喝白开水会感觉有些甜,吃过甜味食物再喝酒,感觉酒有苦味等。
以上提到的酸甜苦辣咸鲜等滋味,均是单一味型。中国的食物多为复合味型,单一味型经过合理搭配后即成,而且有的单一味型只有和其他单一味型搭配,才能体现其风味,比如,鲜味必须与咸味同时存在,才能体现出鲜味。
复合滋味
复合味型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单一味型组合搭配而成。在中国,对于味型的命名,有的以滋味命名,有的以主要呈味物质命名。
以咸味为基础味可调制出酱香、豉香、椒盐等味型;以甜味为基础味可调制出挂霜、蜜汁、拔丝、酸甜、咸甜、甜辣等味型;以酸味为基础味可调制出甜酸、果酸、醋酸等味型;以辣味为基础味可调制出麻辣、酸辣、糊辣、香辣等味型;以苦味为基础味可调制出陈皮、茶苦、苦杏等味型。
川菜中常用的有家常味型、鱼香味型、麻辣味型、椒麻味型、酸辣味型、红油味型、椒盐味型等;鲁菜中常用的有酱香味型、葱香味型、蒜香味型、酸辣味型、五香味型、麻香味型、糖醋味型、酸辣味型等;粤菜中有果汁味型、糖醋味型、橙汁味型、煎封味型、鲜汁味型、酸甜味型等;淮扬菜追求本味,较多咸鲜味型。
中国人深谙调味之道,所以能幻化出种种味型。这种对食物美好滋味的不懈追求,体现出中国人对食物的虔诚。
(内容由康师傅中华饮食文化学院提供)
【版权声明】行行出状元平台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同时,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内容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service@hhczy.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