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能源局、工信部等部委正酝酿一系列“救市”之举,力推国内光伏市场大规模启动,推动光伏产业有序发展。中国证券报记者获悉,国家能源局日前要求各省区市于10月15日前上报“十二五”首批分布式光伏发电应用示范区实施方案;工信部则将针对光伏全行业逐步设定市场准入门槛。
能源局加快布局分布式发电
《太阳能发电“十二五”规划》首次明确提出,未来将重点推广分布式发电系统,到2015年分布式发电到装机目标为1000万千瓦。目前这一数字几乎为零,市场增长空间巨大。如果按照目前分布式发电系统每千瓦1.5万元的综合造价来计算,到2015年市场规模就可达到1500亿元。
国家能源局日前正式下发《关于申报分布式光伏发电规模化应用示范区的通知》,要求全国各省区市于10月15日前上报各自“十二五”首批分布式光伏发电应用示范区实施方案。《通知》要求,单个省区市原则上申报的数量不超过3个,总装机量不超过50万千瓦。这意味着31个省区市首批申报的光伏分布式发电规模将可能超过1500万千瓦。
首批示范区将集中在包括北京、天津、上海等在内的中东部沿海地区推广应用。《通知》提出,国家将对这些项目实行单位电量定额补贴政策,对自发自用和多余电量上网实行统一补贴标准。根据即将出台的《分布式发电管理办法》,分布式发电单位电量补贴资金上限将通过竞争方式确定,补贴起点为电力用户实际支付的销售电价。
此政策类似于去年推出的光伏电站标杆上网电价政策,标志着光伏分布式应用拉开了序幕。
该分析师指出,鉴于政策明确分布式发电将在城市工业园区、大型工业企业集中推广,且光伏发电价格已接近工商业用电价格,光伏发电的经济性将由此逐渐显现,工商业平价电价即将来临。其更直接的利好则在于,在光伏制造业出口受阻背景下,国内市场未来将逐渐加速消化过剩产能。他预计,未来国内市场将占到国内光伏电池生产量的30%-50%。
工信部提升市场准入规范
针对产能过剩、恶性竞争的光伏行业现状,相关政策方已经开始着眼于提高产业门槛,以推动产业有序发展,避免市场再次爆发之后产业重蹈盲目无序扩张的覆辙。
2011年初,工信部出台《多晶硅行业准入条件》,提出3000吨和80千瓦时/公斤的多晶硅项目规模和电耗水平门槛。在此基础上,工信部于去年底正式公布了符合准入条件的第一批准入企业名单。而据中国证券记者了解,工信部未来还将针对光伏全行业逐步引入市场准入门槛。
工信部目前正在推动其下属的中国光伏产业联盟升级为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并以此为主体全面研究制定光伏行业准入标准,促进光伏产业有序发展。
市场分析指出,政策提高市场准入门槛,其着眼点在于提高产业集中度,客观上有利于行业优胜劣汰,促进行业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太阳能发电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提出,“十二五”期间,要形成1家年销售收入过千亿元的光伏企业,3-5家年销售收入过500亿元的光伏企业,3-4家年销售收入过10亿元的光伏专用设备企业。上述目标的实现有赖于国内市场加速启动及行业集中度的不断提高。
商务部抓紧反倾销调查
今年年初以来,国内近8成多晶硅企业陷入停产,影响波及整个行业超过500亿元投资。近期国外低价多晶硅不断冲击国内市场,更让绝大多数多晶硅企业的日子格外难过。
统计显示,1-7月,多晶硅累计进口量达到4.8万吨,同比增长35.1%;与此同时,进口单价也被拉低至27.35美元/千克,较2011年全年平均价格下滑53.4%。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人士介绍,目前来自韩国、美国、德国三国的进口量占全部多晶硅进口量的80%以上,其产品单价也比国内同类产品低出5到10万元/吨,存在很严重的倾销现象。
商务部上个月正式受理国内主要多晶硅厂商对欧洲多晶硅进口提出的反倾销申请。此前也对企业申请的对美、韩多晶硅反倾销正式立案。据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商务部目前正在抓紧展开对美、韩进口多晶硅的反倾销调查,最迟明年一季度将出具初裁结果。
分析指出,如果按照国内外多晶硅现货的价格差衡量,未来对美、韩多晶硅进口加征的反倾销税率至少应该在20%以上。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此前曾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如果反倾销成行,国内多晶硅企业的日子将好过许多,目前低于成本价销售的不利局面将可能彻底改观。
【版权声明】行行出状元平台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同时,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内容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service@hhczy.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