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金秋,在“石雕之都”惠安,一年一度与石雕艺术品的约会即将到来。但细心的人会发现,连续举办了六届的“中国(惠安)雕刻艺术节”,今年悄然更名为“第一届中国(惠安)国际雕刻艺术品博览会”。为何舍弃已经叫响的品牌而改名?这背后包含着惠安县委、县政府关于石雕产业转型的何种思考与部署?近日,记者走进惠安,探究个中缘由。
石雕建筑强强联合 新市场催化产业转型
“以往的雕艺节更注重雕刻技能、美学的提升,但我们发现,与市场的结合少了。”惠安县委常委蒋向群告诉记者,首届雕博会的最大改变,就在于走一条市场与艺术结合的道路。
展会方向“转舵”,与近年来惠安石雕市场的变革息息相关。
近些年,虽然惠安石雕产业一度局限于国外墓碑、宗教寺庙等市场,出现同质化竞争、规模小、产品附加值低等弊端,但也不乏敢于开拓新兴市场的企业,如几年前惠安县共荣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率先申请到国家一级建筑装修资质,成为集石雕石材加工和建设施工的复合型企业集团,年产值一举突破2亿元。
石雕+建筑,新的产业蓝海为惠安石雕企业指明了一条崭新的“二次创业”之路。“惠安雕艺产业依靠传统粗放型发展的时代已经结束。惠安雕刻技艺精湛,国内建筑业风生水起,只有两者强强结合,惠安雕艺和传统建筑产业才能做优做强。中国(惠安)国际雕刻艺术品博览会正是在这样一个时机举办的。”惠安县委书记肖汉辉希望,通过雕博会的举办,引导更多石雕企业积极创新转型,努力提高雕艺产品附加值,同时促进雕艺文化与建筑艺术相结合,拓展更广阔的雕艺品市场。
瞄准了新兴市场,第一届中国(惠安)国际雕刻艺术品博览会组委会在客商邀请上,便十分注重针对性和专业性。
在2000名来自世界各地的受邀客商中,至少有30位全国百强建筑装饰企业老总,还有中国石材协会、中国工艺美术协会组织的会员企业老总,中国殡葬协会组织的全国大型陵园业主。不但如此,惠安在全国各地还有十万人以上的建筑大军,当中也将有不少乡贤回乡参会。“这些都是实力强大的潜在客户。”惠安县委副书记黄春辉告诉记者,雕博会上,石雕艺术品能够直接下订单,这就为客商与企业牵起了“红线”。同时,主办方还专门开设“雕刻艺术与城市建设”高峰论坛,期待本地企业透过论坛,了解到原来品牌可以这样做,“石雕+建筑”附加值可以这么高,从而拓宽视野,增强企业“二次创业”的信心。
雕博会仅是惠安县委、县政府石雕产业转型升级“棋盘”的一小步。肖汉辉介绍,当前,一系列探索已经铺开。在引导雕艺文化和建筑艺术相结合的同时,惠安还要继续注重大师品牌打造,引导雕艺产业与文化、艺术、科技相结合,提升雕艺文化产品的附加值,走个性化、差异化、高端化、品牌化发展之路。同时,还要发挥惠安精湛的雕艺技能,坚持与国际接轨的美学意识,开辟出一条高附加值、低污染的玉雕产业发展之路,进一步拓展行业发展的新领域。
以文化拉动经济 打造世界雕艺之乡
主动转型的背后,是惠安打造“世界雕艺之乡”的梦想。
文化积淀深厚,产业基础扎实。在惠安县县长洪于权看来,惠安由“石雕之都”迈向“世界雕艺之乡”,优势很明显。一方面,惠安雕艺源远流长,至今已有1600多年历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朵奇葩;另一方面,惠安目前石雕石材从业人员超10万人,年产值超150亿元,已形成了集设计研发、生产加工、贸易服务为一体的产业链,改革开放以后,惠安石雕工艺品更是迈出国门,成为世界各地城市标杆和风景名胜,深圳九龙柱、湖南长沙橘子洲的毛泽东青年艺术雕塑、金门与厦门岛的郑成功雕像、美国的马丁·路德·金雕像、日本鉴真和尚园……皆出自惠安能工巧匠之手。
于是,在往届中国雕刻艺术节、中国传统雕刻大赛和传统石材展示会的基础上,综合举办一场集“展销结合,展会结合,展赛结合”于一体的大型博览会,无疑是水到渠成。展会上精湛的大师作品、灵巧的创意新作,无疑开通了一条让世界了解惠安、让惠安走向世界的通道,对于惠安实现以文化拉动经济、让艺术创造财富的助推作用,同样不容小觑。
值得一提的是,11月9日雕博会开幕当天,南安第十三届水头石博会也同时开幕,尽管两地产品不同,但客商有相当程度的交叉,为此,惠安主办方还配备了免费专车,接送届时往返惠安与南安两地的客商。贴心的服务,是为了让更多客商认知:“买石材到水头,买石雕到惠安。”
未来,雕博会还会继续办下去,展会、展品、客商的规模将继续扩大,建设一座综合性展馆也已列入议事日程。而眼下,惠安离“世界雕艺之乡”的目标又近了一步。洪于权介绍,今年,惠安雕艺文化创意产业园被确定为全省十大重点文化产业园区。以此为契机,惠安正通过搭建平台,出台政策,加大投入,引入文化创意理念等举措打造产业提升新引擎,调整优化产业布局。在不久的将来,惠安雕艺产业势必走出一条崭新的发展之路,在雕艺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与世界的雕艺交流和经贸往来也必将日益紧密。
【版权声明】行行出状元平台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同时,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内容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service@hhczy.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