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风光旖旎的崇武半岛上,有个小渔村,临海拥潮,渔村村民皆享“观潮之乐”,因而有了潮乐村这个俏名。
如今,村民已经不再过着靠天吃海的日子,他们利用海产品和区域优势走上了新的发家致富之路……
■乡村名片
潮乐村位于崇武半岛上著名的崇武古城,原是一个传统落后的渔业村。现有3个自然村,10个村民小组,人口5905人,1626户人家,常年外来工近千人。潮乐村是福建省先进基层党组织、连续7届文明村,市、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和农村社区试点村。
宜商 鱼卷名扬全国 石雕走向海外
潮乐村本是个传统渔村,为了在新时代发展渔业、养殖业,全村实行“家庭经济发展计划”,扩大家庭创业贷款覆盖面,发展生产经营。
如今,在潮乐村工业区,有出口石材石雕业和崇武著名鱼卷领军企业的生产加工基地,集全村之力,由村集团企业打造省级乃至国家级品牌。
“鱼卷鱼签、鱼巴虾干、火锅料等,随便你挑。”村里,不少渔民家庭都加入加工群体,将家乡的产品推广出去。享受这一成果的,不单有生于斯长于斯的渔民,还有近千名外来人员。
值得一提的是,利用旧村改造、建设村民自住小区以及规划建设商住区的时机,村里发展了村集体的物业经济,将物业统一纳入村集体。看到“家庭经济发展计划”的初步成效,目前,村两委准备趁热打铁,考虑开展“家庭绿色经济活动”,力争用两三年时间,让新区里多数人家,庭院不仅有花有草,还有绿色果蔬,从而收获自家绿色产品。
宜居 曾经“大西北” 今时“后花园”
“不光有整齐漂亮的别墅、宽敞干净的道路,其实还好,让人感动的是,随处可闻见清新的空气,有蓝天白云相伴。”一位到访者如此形容潮乐村带给自己的感动。
“没想到会变得这么漂亮。”家住后湖自然村的村民老林,乐呵呵地告诉记者。后湖自然村位于潮乐村最北端,因地处偏远、设施落后且受邻村工厂污染之害,曾被称为潮乐村的“大西北”。经过一系列改造,铺设水泥路、明改暗整排污管网、电信等线路走地下管道、栽种风景树,同时,村民插栽“矮平密”蔬菜相结合,干净整洁的后湖自然村小区,成为潮乐村名副其实的后花园。
村主任张朝南告诉记者,在人口密度高,没有现成土地资源可利用的情况下,村两委挨家挨户调查,举行民主听证,村民代表大会决议,实行“集中建设、集约用地、集资合作”的改造之路,同时进行的,还有潮乐村自住小区、女孩户安居工程小区等项目。
文化 文人墨客故乡 文化休闲多样
经济发展了,文化投入也多了,文化得到很大提升。在潮乐村,你可以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氛围。
村委会办公楼,各种墙报专栏琳琅满目,张朝南介绍,潮乐村开展村民文化活动已经是“四项连届”:15届元宵灯谜会猜和新联征对暨诗词唱和晚会;10届“潮兴企业杯”文体系列表演比赛;3届书画花卉雕艺摄影展;7届青少年义务写春联活动。
活动举行的载体——占地3000多平方米的文体活动中心,是村民集资投资370多万元建成的。户外,灯光篮球场、塑胶门球场,均设施一流;大楼内,文化活动室门类齐全,书画展室、农家书屋、棋艺谜艺室、老人棋牌室,村民爱好各得其所。
除了活动,村里还制订奖励制度,鼓励乡土作家多出文艺文化精品,支持个人优秀作品结集印发,全村已先后出版7册个人文学文艺作品。
村民告诉记者,潮乐村的历史文化底蕴可是十分深厚,明代号称“诗书画三绝”的黄吾野,之后的林祖慰三兄弟,都是从这里走出去的名噪一时的文化名人。
【版权声明】行行出状元平台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同时,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内容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service@hhczy.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