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瞅着要过年了,我市家居建材产品逐渐进入销售淡季。然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因为搬家、新婚或是迎接春节的关系,许多市民朋友将选购的重点转向能够给新家添上“点睛之笔”的软装饰品。如今,我市的软装市场已经迎来了一波又一波的销售热潮。
软装饰品迎来热卖
本周一,这原本是个再寻常不过的日子。但记者在市区闽南小商品批发市场、红星美凯龙家居卖场、新浦路多家沿街店面看到,几乎所有经营工艺品、窗帘布艺、床上用品的卖场都能迎来不少的客户。
在位于小商品批发市场的凯卓家纺,记者看到店里的五六位导购几乎被不时上门的客户“指挥”得团团转:她们或是在做产品介绍,或是拆开产品供顾客体验,抑或是拿着手中的计算器敲个不停……店里的负责人彭女士告诉记者,因为天气寒冷,时下原本就是家纺的销售旺季,加上搬家、新婚的市民扎堆,一下子让店里的销售业绩突飞猛进。彭女士表示:“以往年的经验来看,这种火爆场景至少还要持续到下个星期。”
同样,位于市区南昌路的艾家家居饰品体验馆也是人潮如织。刚新婚不久的小陈夫妇在仅有几十平方的店里,整整看了一个多钟头,才意犹未尽地花了2000多元钱,购买了包括花瓶、雕塑、茶杯等多件工艺品。据店主彭兴琴介绍,该店刚刚开张不到两个月时间,却几乎创下了天天开单的记录,几乎都是像小陈夫妇这种二三十岁的年轻人。还有一部分是来自一些正在装修的酒店、酒吧等较高档次的消费娱乐场所。
软装市场逐步升温
“相对于前些年,现在我市软装市场已经成熟进步了不少。”天广达装饰总经理高岩告诉记者,2006年他从厦门一家知名家装公司回乡创业的时候,当时漳州市场上对“软装”这个词还是相当陌生,极少有市民朋友愿意掏出个三五千元对新家进行点缀。但到了如今,不论是新近出现的工艺品,还是形形色色的欧式雕塑,甚至传统的窗帘布艺、床上用品,都能吸引到不少狂热的拥趸。据高岩透露,目前他的客户中,就有好几个花了好几万元钱用于软装饰品的采购,有的甚至大老远跑到深圳等地去购买。
当然,能日渐受到青睐,同软装饰品与时俱进的优点也是分不开的。走访时记者发现,软装的元素包括地毯、装饰画、陶瓷、花艺绿植、窗帘布艺、灯饰、装饰摆件等,这些产品拥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富趣味性、蕴意十足。如在新浦路某工艺品店,一个看似普普通通的花瓶,其瓶身却不是通体的白色,也不是画有各类图案,取而代之的是数以千计的银色小方块,其所表达的意思是年年有余、平平安安。
“轻装修重装饰,软装饰品‘硬起来’是家装市场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交换空间装饰负责人徐立如是说。据徐立介绍,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市民对家居生活品位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加之轻装修重装饰的理念逐渐被市民所接受,软装饰品升温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市场成熟还有待时日
不过,时下软装市场的走俏,并不能说明整个行业在我市就已经欣欣向荣了。在诸多业内人士看来,我市的软装市场要想完全“硬”起来,绝非易事。
首先,是我市消费者的品位还有待提高。家装设计师小林表示,时常听到装修业主要求将新家设计成简欧式,当问及他设想的简欧风格是啥样时,这些业主却大多回答不上来。“原因很简单,他们根本不了解每一种风格的真正内涵,更别说是作为点睛之笔的软装饰品,有些软装饰品虽小,但同拍卖市场上的瓷器一样也有深厚的底蕴,缺乏识别这种底蕴的眼光,哪会舍得花上几百上千元购买呢?”小林如是说道。
其次,目前设计师水平也还未达到应有水平。据业内人士透露,目前我市基本没有专门从事软装设计的设计师,许多钟情于软装的消费者,往往凭着自身的感觉对产品进行选购。即使是家装公司的设计师,也因为自身业务需求,大多注重于装修过程中的硬装环节。
此外,软装饰品的潮流变化很快,其流行色更是每年都在变化。如何把握潮流趋势,并与我市消费者的消费习性相结合,也对诸多软装饰品经营者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如果这些经营者所秉持的理念无法时刻跟随这种步伐和变化,即使在时下这种销售旺季,也是会被无情地淘汰。
【版权声明】行行出状元平台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同时,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内容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service@hhczy.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