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福州海峡水产交易中心,水产批发户一般深夜开工,第二天早上五六点就收工休息了,但最近,商户们都工作到中午12点。福州市水产批发市场个协副会长王传旺说,市场到了中午依然热火朝天,这在往年是不可想象的。由于便宜了至少20%~30%,最近不少福州市民,甚至长乐市民都到福州海峡水产交易中心买水产。于是,刚好遭遇行情不好的批发商户,顺势做起了零售。
【现象】批发户“3条带鱼”的生意也做
买得多更便宜 大家自己搞“团购”
市民杨女士说,价格要比在超市买便宜不少。杨女士家人喜欢吃生蚝,而生蚝在福州超市一斤10元左右,“我一次采购十几斤,按批发价一斤5元买来,光生蚝就能省下五六十块钱。”
“对比福州超市价格,一般便宜了20%~30%。”与杨女士同来的市民也说,买得多,价格还能再低一点,划算省钱。难怪来这里买水产的市民,大多是结伴而来。
与福州市场相比,这里的水产价格的确更低。比如“个头”中等的黄瓜鱼,福州市面上每斤售价17元左右,该批发市场每斤仅卖11~11.5元。若几个市民结伴“团购”,最多时能省下50%的费用。
每天两三千人批发户天天加班
“去年年底,到批发市场买海鲜的市民每天也不过几十人,今年每天有两三千人。”王传旺说,市民来买三条带鱼,还不到一斤,市场的批发户也卖,这在以前是不可能的。
批发商林先生说,水产批发的量都是几十数百斤,甚至上千斤,而一般市民只买几斤,所以大家都不爱做零售生意,“可现在你不做零售,市民可去别家买,所以,大家也都兼做零售”。
随着买水产市民的增多,市场里商户的工作时间也延长不少。林先生说,以前他们从深夜11点工作到第二天早上五六点,但现在一般要工作到中午12点。但林先生也透露,虽然工作时间翻倍,但福州市场水产总体销售量没有变,零售的多了,批发的自然少了。
【探因】批发难做,不得不“转型”
福州水产同业公会相关负责人称,往年,海鲜批发价和零售价差距不太大,但2012年以来,福州市场上的水产,零售价比批发价会贵30%~50%,部分水产甚至贵一倍。据介绍,水产批发价相比往年没有什么涨,但在市区,店租、人工等成本的上涨,从另一方面推高了零售价。明显的价差自然吸引越来越多的市民到批发市场买海鲜,把马尾批发市场变成水产“大超市”。
而在以前,批发商户是不屑于做零售生意的,态度转变还是源于“生意难做”。采访中,不少商户抱怨,去年以来经济形势不好,“批发走量(生意)差了最少30%”,但水产货源充足,于是批发商也做起了零售生意。
提醒:海峡水产交易中心位于马尾区青州路南侧,市民可乘坐37路、73路公交车到达。37路终点站“名成水产站”,可到达市场B区,市民可买到近海、深海鱼类,活鲜等。73路在“马尾海关站”下车,前行50米即可到达市场A区,市民可买到贝类等淡水海鲜、冰鲜等。此外,还有139、140、116路公交可到。
省消委会相关负责人也提醒,年底消费高峰,市民到批发市场购海鲜,要注意是否有缺斤少两现象。
【版权声明】行行出状元平台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同时,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内容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service@hhczy.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