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园新种红樱树,闲绕花枝便当游”。近段时间,在华安县华丰镇半山村,一片绯红的樱花,在四周满是萧索树木的半山腰上,显得格外显眼。身临其中,只见粉红的樱花开满枝头,一团团,一簇簇,满树烂漫,如云似霞。
樱花的主人叫黄碧勇,今年38岁,华丰镇半山村人。“这片樱花有20多亩,叫阿里山樱花,品种是从台湾引过来的。”他说,“除了半山这里外,在沙建镇汰口农场,还有200多亩的樱花。”
说起樱花缘,黄碧勇至今记忆犹新。2000年,一位来自台湾的花农到华安投资花卉苗木,经朋友介绍,两人开始相识,这位台湾花农每次来华安,黄碧勇都盛情款待,出外游玩,全由他负责,两人逐渐建立起深厚的友谊。
“那时候台湾朋友鼓励我种植花卉苗木,说十年后,花木生意肯定会‘火’起来。”于是,他放下经营多年的手机批发业务,投身花木种植行业。
“那时候朋友从台湾带过来阿勃勒、黄花枫林木、火焰木等花木种子,我再培育出幼苗,种了60亩。”因为品种从台湾引入,市场上比较少有,这些花木一下就成了抢手货,从福州、广东闻讯而来的商人络绎不绝。
樱花红,生意“火”。一棵樱花成品苗,成色相对普通的,价格几百元不等,精品的能卖到上千元。在别人只懂欣赏、赞叹樱花美的时候,黄碧勇却从樱花上读出了致富经。“过年前,龙海市港尾镇的一家台资企业就专门来我这买了100多棵樱花成品苗,收入5万多元。”黄碧勇笑容满面地说,“仅去年初卖出的樱花成品苗和小苗,就赚了50多万元”。
花卉苗木基地500多亩,成立福建龙铭绿化苗木有限公司和迪达花卉专业合作社,在漳浦租用37亩地作为基地门市部,年收入超百万元,黄碧勇的“美丽产业”做得红红火火。
“经常更新品种是关键。”黄碧勇经常开着皮卡车到有着“中国杜鹃花之乡”之称的漳平市永福镇,“在那里可以看到最新的一些花木品种,包括从台湾过来的,我经常买几棵回来,种种看,研究研究。今年,我打算引进和推广泰国花旗木、大福木棉、巴西樱桃等新品种。”
“美丽产业”发展搭上“顺风车”。今年,华安县按照花卉苗木产业发展规划,出台奖励扶持政策,对九龙江北溪以西片区的新种植户,每亩奖励300元,扶持发展名贵花木产业,致力培育一批龙头企业、生产专业村、示范合作社,推动花卉苗木专业化、设施化生产和规模化经营,力争新增种植面积1万亩。
【版权声明】行行出状元平台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同时,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内容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service@hhczy.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