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月27日 地点 祥芝渔港 天气 阴
祥芝国家中心渔港,密密麻麻地停靠着蓝色漆的渔船。那“一抹蓝色”仿佛在诉说这个渔港辉煌的捕鱼产业。昨日,记者走访祥芝渔港,探访渔民年后渔船出海前的准备情况。渔船上的“讨海人”向记者娓娓道来,他们希望:“渔船每趟都能满载而归。”
渔港风景:
为丰收而忙碌
昨日的天气略显阴凉,海边渔港的风总比“内陆”显得猛烈些;海鸥也好像过节似的,卖力地挥舞着双翅在渔船上空盘旋。记者在无意间把视线停留在渔船上张贴的艳红春联上,让人感觉颇为喜庆。57岁的祥芝渔民老蔡告诉记者:“讨海人指望着乘渔船出海多捕鱼,对船有感情,把渔船当家,所以在渔船上贴对联讨个喜庆,成为渔民们心照不宣的习俗!”
往渔港深处走去,记者遇到了一群绑鱼漂的渔工。他们20多人一字排开,各自将一个篮球大小的塑料球绑在一根20多米长的粗绳子上。记者注意到,白色的绳子上没有污点,崭新发亮。渔工老陈今年50岁,惠安人,15岁就跟随大人出海,至今已有35个年头了,他对记者说:“等这阵大风过后,就要出海了,风浪太大捕不到鱼。”老陈介绍,出海之前,就是这样年复一年地准备渔具、修复渔船、养足精神,开始新一轮的出海捕鱼,“希望今年能有个好收成”。
记者看到,马路边,不少渔工正拉开渔网,找寻渔网的破洞,三三两两的中年妇女坐在小板凳上埋头利索地缝补渔网;渔港边,几辆拖拉机挂着修补渔船的牌子,在渔港边上修复渔船;渔船上,偶有熟练的渔工自如地穿梭在不同渔船上,来回搬运着渔具……
船老大:
成本上升 靠油补支撑
据船老大老蔡介绍,春节后出海,除了准备渔具外,还需装点粉刷渔船,正常情况下,渔船底部“吃水”部分每年春节期间都要刷漆一次,而船身一年刷漆两次左右。
年后出海的另一项重要工作就是招渔工。他介绍,年后招渔工并不太困难,“因为年后出海的渔船较少”,而休渔过后渔工难招。
老蔡介绍说,渔工的工资成本支出逐年上涨。按如今的工钱,聘请“船老大”出海,每天(以海上作业的日子结算,下同)的工钱达到1500元左右(包括福利、春节红包等),“轮机”师傅(负责渔船船舱)工钱每天约1000元,普通的渔工工钱每天也要四百至七百不等。老蔡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他说:“800马力的渔船出海一天,算上工钱、油费、设备损耗费等,成本需3万元左右。”
“幸好有政府的油补政策,缓解渔民捕鱼成本上升的压力。”老蔡补充道。
对于年后出海捕鱼的时间,记者了解到,对于小渔船而言,一般正月初十就陆陆续续出海了,而800马力以上的大渔船,年后出海捕鱼的时间不太固定。老蔡进一步介绍,“一般先有几艘渔船出海捕鱼试探一下,再根据反馈回来的情况决定何时出海捕鱼。”
为丰收而忙碌,再苦心中也是甜的。站在祥芝渔港岸边,望着那一抹蓝,或许再过不了多久,这抹蓝色都将驶入远方的大海,驰骋在海中作业,继续他们海中颠簸的捕鱼生活。新的一年里,“讨海人”出海捕鱼,念的是能满载而安全的返回。
【版权声明】行行出状元平台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同时,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内容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service@hhczy.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