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古田县是红曲的发源地。唐开元二十八年(公元740年),古田民间就盛行红曲制作技艺。清乾隆版《古田县志》中记载:古田地瘠民贫,岁岁收米制曲,易银完粮原米有税。明万历年间《古田县志》中也有“田家多制曲,畲客少租山”的记载。
古田红曲制作技艺先是流传于民间,由农家自制,后来逐步发展成小作坊生产形式。1915年,古田商帮在福州建立“古田会馆”,组成红曲帮,将红曲销往全国各地和东南亚国家。1957年—1959年3年间,全国有20多个省、市派人来古田县红曲厂学习红曲制作技艺,从此全国红曲制造有了较大的规模。
红曲是一种微生物菌种接种在大米上培养而成的,因其颜色红紫优美宛如朱丹,故名红曲。
古田红曲制作技艺随着历史的发展愈臻完美,是一项有重要价值的工艺。
一、显著特征
红曲因原料配比和管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库曲、轻曲、色曲三类品种。它们的特点是:库曲的单位体积重量较重,多供酒厂酿酒;轻曲体轻,一般用于酿酒和染色;色曲最轻,色艳红,多用于食品染色。红曲主要是制酱、豆腐乳、酿酒和食品着色,同时它还有舒血调气功能,所以也作中药用。红曲的特点,主要是糖化力强,发醇力低,仅有少量自然繁殖的酵母,故酿酒用应另添加酵母。由于红曲能产生红色,并具有独特的醇厚香味,因此所酿制的酒色泽鲜艳、美观、芳香、味美。
二、主要价值
我国古代明确记载着红曲菌医疗功效的药书,可以追溯至元朝吴瑞所著的《日用本草》所叙之“红曲酿酒,破血行药势”。约在同时代的饮膳太医忽思慧在《饮膳正要》中则说,红曲“健脾、益气、温中”。其后,如《本草纲目》、《本草衍义补遗》、《本草备要》及《医林纂要》等药书均有红曲药效之记载。台湾民间还流传,红曲用来治小孩和老人夜尿及轻微气喘的功效极为良好。国家出版的《中药大辞典》将红曲的主要药效归纳为“活血化瘀,健脾消食,治产后恶露不净,瘀滞腹痛,食积饱胀,赤白下痢及跌打损伤”。我国已通过科学的验证和阐述,以红曲入药,近年来以红曲为单方的有“血脂康”、“地奥心血康”、“指必妥”等,以红曲为复方的有“新癀片”等。近年来,日本研究人员确认红曲确实具有下列四种医疗功效:
(1)降低血胆固醇:远藤章先从分离自泰国发酵食品的粉红色曲菌Monascusf Hbev的培养液中找到Monacolin.K之后,又陆续在红曲菌的培养液里发现其它五种构造类似物,均具有抑制胆固醇合成的功用,唯效力上均不如Monacolin.K。
(2)降血糖:山内等曾直接以红曲菌的培养物做饲料进行动物试验,除确定含有“红曲培养物”的饲料可有效地使兔子的血清胆固醇降低18-25%以外,又额外发现所有的试验兔子在进食饲料之后的半小时内血糖降低23-33%,而在1小时之后的血糖量仍比对照组下降了19-29%。
(3)降血压:日本国立健康营养研究所在进行饲料添加“红曲培养物”的动物试验中,发现添加0.2-0.3%“红曲培养物”的饲料可使患有先天高血压症老鼠的血压由超过200ramHg降至180mmHg以下,其有效成分为r-胺基丁酸(GABA)及Glucosamine(或红曲菌的其他细胞壁成分)
(4)防癌功效:红曲橙色素的Monascorubin及Rubropunctatin具有活泼的羰基,很容易与氨基起作用,因此不但可治疗胺血症(Ammoniemia)且很可能是优良的防癌物质。
三、濒危状况
古田红曲虽然名扬海内外,却也存在着潜在的危机。主要的危机是缺乏人才。造成人才匮乏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红曲制作专业性强,生产属于微生物发酵范畴,每个步骤每期的发酵对温度湿度反映敏感,要凭借丰富的经验来控制用水及有关环节,不能出现误差。老年师傅对改进创新后的红曲制作技艺不熟悉,青年人很难掌握技术和获得经验;二、红曲制作劳动强度大,每个工人至少要管理4池红曲的发酵,每池容量1000斤大米,工人体力消耗大。当今社会由于市场经济的冲击,年轻人的价值取向和择业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一般都不愿意从事红曲制作这项强度消耗体力的劳动。此外,原材料——大米耗量大,也是制约古田红曲生产的一种因素,3000吨的红曲需用7000吨大米,本地产的大米远远不够使用,要从外地大量购买,费用大,成本高,直接影响了红曲生产。
【版权声明】行行出状元平台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同时,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内容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service@hhczy.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