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2012年中国LED行业的发展情况,LED行业2012年总产值达2059亿元,同比增长34%。其中,LED上游外延芯片、中游封装、下游应用产值分别为72亿元、397亿元、159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0%、24%、37%。这些增长的数字总是让围观的人看起来十分养眼。其实不然,LED行业在增长的同时,也存在着难言的苦楚。
国家质监局、国家质检总局、工商局抽查全国各地的LED照明产品、节能灯、道路照明、消防应急灯具和电光源等的结果显示:2012年底,LED照明产品合格率仅为51%!加拿大卫生部与第一码头进口公司(Pier1Imports,Inc.)联合宣布对中国制造的室内户外壁式装饰照明装置实行自愿性召回。广东省质监局发布了2012年广东省LED路灯及光源控制器产品质量专项监督抽查结果,其中不合格产品发现率达39.2%。深圳立翔慧科光电科技有限公司采购的5050灯八个工程项目因为质量问题而损失惨重。LED照明产品的质量问题被爆,LED产业信誉直线下降,你很难想象看着这增上的数据背后,有着如此深的裂痕。
LED出现质量问题,谁来买单?不用说,消费者首当其冲,但恶果却是LED企业自己咽下。消费者购买了劣质的LED产品,形成了较差的用户体验和口碑,企业要想在一片片的讨伐抱怨声中毅然挺立是难以做到的。都说顾客是上帝,其实不然,现在的顾客都成了“上当”。如果说LED产业除了受到全球经济的影响,面临着腹背受敌的情况,究其原因是LED产业得罪了顾客、消费群众。
别拿消费者不当一回事,如此忽悠消费者,对LED产业来说是切腹自尽的自杀行为。LED产业如何能够在2013年转变形象,完善质量把关体系,将是LED企业不可回避的问题之一。虽然有政策利好LED产业的发展,但是最终买账的还是消费者,在2013年的规划中,LED产业需重视起“上帝”的地位,把好LED质量的安全关。不管是国内市场还是国际竞争,LED产品都离不开质量的保证。不论是从行业的发展来看,还是从企业的长远角度出发,提高LED产品的质量都是十分必要的。
从消费者最直接的接触中看,企业在服务销售的过程中,可增强消费者辨别优劣产品质量的能力。在LED照明市场,消费者一般不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也很少能够利用产品参数来选择质量好的产品,如果企业能在服务、销售的过程中,诚恳地向消费者提供有关方面的知识技巧,通过现场操作演示的方式,让消费者能够有一定的认知和信任感建设,那么企业的真诚服务就能够为企业形象建设增值。企业在前端的销售服务交成绩单的同时,也不能忘记了上中下游产业的配套完善。LED产业的上游仍存产能过剩压力,中游封装受益直接,下游中小企业数量众多,格局混乱。治病需治本,LED产业链需进行全面整治,摒弃那些落后不安全的生产方式、整顿布局产业链条,才能给LED未来的发展注入新鲜的血液。
【版权声明】行行出状元平台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同时,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内容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service@hhczy.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