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产品与生活越来越密不可分,而随着科技的不断成熟进步,政策的给力支持,更是引发了投资者的热情,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LED上游投资过火,下游需求慢热的局势。LED行业的产能过剩,该如何突破这个瓶颈呢?
LED行业面临产能过剩 政策扶持亟待规范
LED产业政策扶持 是利?是弊?
08年北京奥运开幕式上,LED的视觉盛宴或许还停留在大家的脑中,LED在如此高调出场后,也让很多投资商看到了商机,却不料看似光鲜亮丽的背后,却隐藏了这其中的巨大艰辛。
由于我国LED产业起步比较晚,很多企业只看到表面的现象,纷纷加入其中,造成了一个产品的滞销,其主要原因在于很多企业都热衷于模仿,没有及时发现自己的产品特点。然而,由于LED照明的具有抗震耐冲击、光响应速度快、省电和寿命长等特点,便出现了相关的政策扶持文件。
是利?政府补贴使中国大陆的LED产业加快崛起。据悉,中国大陆的LED企业本来难以与台湾等地企业抗衡,有了补贴,规模壮大、技术发展起来后,中国大陆LED企业就有了竞争实力。如去年,三安光电还收购了台湾的璨元光电。
是弊?但是,政府补贴也造成了国内LED芯片严重的产能过剩,2009、2010、2011年这三年国内平均每年都新增20多个LED芯片项目,最多时国内芯片企业超过80多个,现在只剩下50多个,2012年就退出了20多个。许多项目前期投资都“打水漂”,白白浪费了。产能过剩还造成LED芯片价格直线下滑,2012年和2013年第一季度许多LED上市公司延续了“增收不增利”的势头。
“政府过去投资浪费比较多,而且对产业的扶持有点拔苗助长。”专家表示。
LED行业政策扶持亟待规范
在产品价格下滑和供给过剩的双重压力之下,中国LED照明产业正面临着新一轮强力洗牌。日前,工信部官方网站发布公告公开征集《LED球泡灯性能要求》的修订意见,征集结束时间为发布时间后的15天。
落地化执行,真正走进厂商,多听听LED行业者的心声,或许这样更能激情行业者的兴趣。对于此次工信部推出的征集活动,受到了大家的认可,当然从对灯具标准的修订,起码是国家开始重视LED行业及市场规范化的一个重要信号,让良莠不齐的LED球泡灯市场有了可参考的国家标准,但标准的影响力还有待提高。当然,使用全国性行业标准,不仅可以避开地方保护主义色彩,也更好的促进产业的良性发。
LED产能过剩,已经是这个行业中的不争事实。那么,政策的正确导向,商家的自我突破,都将会捅破LED产业困境。
【版权声明】行行出状元平台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同时,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内容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service@hhczy.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