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削的脸上带些沟壑,坚毅的眼睛炯炯有神,纤长的手指来回比划。
仔细端详着一段树根,张木芳看得似乎有些痴了。引路的人上前拍拍他的肩膀,他这才回过神来。“这块木料放了好几年了,一直没舍得动手,不时过来看看,能不能雕出个新意来,就怕把好料浪费了。”
50岁不到的张木芳今年5月刚刚评上省级工艺美术大师。日前,记者来到建瓯,看他是如何化腐朽为神奇的。
张木芳所办根雕厂的仓库里摆放着近百件的树根,有的已经成形,有的雕了个粗坯,有的还原样留存……行走在这些老树根之间,张木芳健步如飞,这些树根有什么来历,打算根据形状把它们雕成什么样,对哪些树根又有了新的想法,他如数家珍,又似乎在挥斥方遒,那些树根就是他的一员员大将,人物、风光、故事等等,指挥调度中,形象瞬间灵动起来。
在雕刻车间里,冲皮、裁剪、烤干、打磨、上漆等等工序一一呈现,一块树根就这样在工人的巧手中逐渐成为作品。“我先会告诉他们这块树根要雕成什么,然后他们去逐步实施。当然了,遇到好料,我一定要自己去雕。我太喜欢这行了。”
张木芳的根雕之路也是从痴迷中开始的。
张木芳的父亲是个民间艺人,常年游走四方。受父亲影响,木芳从小就喜欢刻刻画画。上世纪80年代末,二十出头的张木芳离开家乡建瓯,独自去福州拜师学艺。“当时到了一家木雕厂,看到那门口摆放的大大小小的木雕,我看得有点呆了。”张木芳回忆道。
自那以后,张木芳进入木雕厂,从学徒工开始做起,一步步把手艺学到家。1992年,他返回建瓯创办闽北芳盈艺雕厂,率先把建瓯根雕推向全国各地,甚至欧美、日韩等地,以此带动了建瓯根雕产业的规模化发展。
才回到工作室,张木芳又开始对着两件已完成的作品驻足欣赏起来。
“每一件根雕作品都像自己的孩子,总想多看两眼。这是《圣诞老人》,这是《山里人家》,都是前不久才雕好的,你看像不像?”
“很像啊。你这么喜欢自己的作品,把它拿去卖,会不会很舍不得?”记者问。
“每一个树根都具唯一性,雕出来的东西自然也各自不同。花了心血做出来的东西,都想留给自己。”
浓郁的茶香中,有关根雕艺术的话题开始打开。
“我看这里很多都是历史或宗教人物,其他题材比较少啊?”
“这也正是目前根雕艺术的瓶颈所在。现在的根雕作品多数还是观音、弥勒、达摩等宗教类的,或者就是关公、老子等历史人物,很少有跳出来而且不错的作品。我自己也一样,虽说有一些尝试,但总感觉思路很受局限。这样下去,根雕艺术是难以长久保持魅力的。”
“那你想从哪些方面突破呢?”
“首先就要跳出宗教题材。比如,小到生活中的情趣,大到类似汶川特大地震等等,其实都是可以作为根雕题材的,而且经过尝试也证明是可以表现的。这样我们就能扩大题材范围。另一方面,一定要雕个性化的作品,做和别人不一样的东西,这样作品才有生命力。”
在张木芳看来,雕刻的最高境界是做减法,寥寥几笔,就把想雕的内容表现出来,同时最大限度保持树根的本初状态,这样的作品,会有原始的味道,也会更有哲理性,能让人长时间品味,不会过时。
“太追求个性,一件作品要耗很多时间,这样的话根雕产业会不会做不大?”
“根雕不仅仅是一个艺术品,是一个摆件,它其实也可以成为一件实用的器具。”张木芳说,“比如你看我这几件家具,也是根雕作品,但是它们既实用,又有一种原始的味道,给人与大自然亲近的感觉。还有以前我们做的许多根雕花篮,每件都不一样,出口到美国,很受欢迎。根雕发展也应该胆子更大一些,多做一些实用性强的器具,根雕的产业化程度才会更高。”
“10月份在扬州有个高级美术培训班,我想过去学学,与同行多碰撞一下,开拓眼光思路。学习回来,希望能突破自己。”张木芳满怀期待。
【版权声明】行行出状元平台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同时,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内容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service@hhczy.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