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鲜电商是个新鲜名词,顾名思义就是专门在互联网贩卖生鲜的电子商务平台。行行出状元作为一个专业的平台,推出了一系列福建特色产业区帮战从事生鲜的中小电商快速崛起。
“水果大王”是入驻京东商城生鲜频道的商家之一,它与海南的荔枝农场、烟台的樱桃果园等农场达成合作,做成一家虚拟的水果超市。但它与线下水果超市不同的是,并不负责进货,而是采取预售的方式,当水果熟了,农场主集中发货。“水果大王”扮演了中间商的角色。自2012年以来,生鲜电商参与者不断跃入人们的视野:
2012年5月31日,顺丰速运旗下的电商食品商城“顺丰优选”上线,主打水果等生鲜品类;2012年6月,淘宝上线生态农业频道;同年7月,京东商城推出生鲜频道,买手制生鲜电商 “本来生活网”上线。今年3月,1号店推出生鲜品类;5月天猫预售频道旗下上线“时令最新鲜”板块,预售生鲜产品。更早时候,中粮我买网已经上线生鲜产品。
在国外,生鲜电商同样获得越来越多的关注。成立于2002年的FreshDirect,2006年开始盈利,2012年营收4亿美元;亚马逊旗下专注生鲜配送服务的公司AmazonFresh,今年开始将配送服务地区从西雅图扩展到洛杉矶,并计划在2014年以前,将同日达服务扩展到美国40个地区。亚马逊CEO杰夫 贝佐斯近期表示,对于破解生鲜电商服务Amazon Fresh的经济效益难题,亚马逊已经取得了进展。
在竞争相对充分的图书、3C家电、服装、化妆品领域之外,生鲜是传统零售尚未被电商攻克的最后堡垒。对于定位一站式购物的电商平台来说,这是必须涉足也是最难的一块业务。
为何纷纷涉足生鲜电商?
民以食为天,生鲜电商拥有较大的市场规模和想象空间。相关数据显示,2011年化妆品的网络零售渗透率达到16.3%,3C类商品达到15.6%,服装达到14.3%。与之对比,2010年我国流通领域农产品的价值总额为2.24万亿,网络交易额尚不到1%,仍是一片蓝海。
生鲜是一站式电商平台的必选项。在传统日百商超中,生鲜品类SKU占比约25%左右。“缺了生鲜这个品类,不能叫一个完整的超市。超市要靠生鲜拉动人气。”一位生鲜电商行业人士说。
生鲜电商具有较高的毛利。据生鲜行业人士透露,生鲜电商平均毛利水平在40%左右,其中海鲜毛利50%以上,普通水果约20%,冻肉20%-30%。
此外,生鲜电商用户粘性高,重复购买率高。一位生鲜行业人士透露,基本上每户人家一个星期会有三次的订购,相比较一般网站来说,生鲜网站的用户回头率高得多。
在政策上,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大力培育现代流通方式和新型流通业态,发展农产品网上交易、连锁分销和农民网店。这对生鲜电商参与者是一个利好。
生鲜电商的不同模式
由于生鲜电商更多的功夫在线下,国内生鲜电商在探索不同的模式:
例如,沱沱公社建立自己的有机农场,通过电商平台销售。沱沱公社除了销售自己养殖的产品,同时也销售进口产品或其他农场的产品。
顺风则以进口产品为主,生鲜配送目前只覆盖北京。本来生活网则采取买手制,立足本地,由买手挖掘美味的生鲜食品。
多利农庄是农场做生鲜电商的代表。多利农庄在全国拥有两万亩地,十余个有机农业生产基地,产品销售给家庭会员和企业会员,通过月卡、季度卡、年卡的方式销售,产品种类根据季节而变换。
与1号店自营生鲜电商不同,京东商城涉足生鲜市场采取开放平台模式,邀请商家入驻。但由于农户并没有经营主体,网络设施不发达,大部分入驻的商家并不是农户,而是中间贸易商或代运营商。
“京东商城等电商平台第一步向中间贸易商或代运营商开放,从长远来看,下一步可能开放到一些农民、农户、合作社、农场。现在的开放是有限的。” 农业电商分析师辛巴说。
四大挑战
“生鲜电商是一个高门槛的行业,并不是有钱就能玩。”一位生鲜电商创业者说。
生鲜电商面临着诸多挑战:
首先是产品本身难题。生鲜产品是非标准品类。“买手机,只要选择品牌,服装只要选择男款、女款、大小。但生鲜没有标准,同一颗树上的苹果,长相和口味都不一样。”农业电商分析师辛巴说,如何介绍产品都是难题。
食品安全是用户关注的核心。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需要相关部门检测,才允许贴相应标签进行流通。但对于中小农户来说,进行相关认证的成本较高。在没有认证的情况下,虽宣传是绿色无公害蔬菜,但用户很难甄别。因此,顺丰、沱沱公社等主要选择进口和有机食品。
第二,物流配送是生鲜电商的最大制约。冷链是生鲜电商的基本要求。中国的冷链物流体系,干线上已有一定基础,但同城中转及最后一公里冷链配送尚在摸索阶段。提供全程冷链配送的快递公司有日本的黑猫宅急便,仅限于上海;顺丰在北京地区建有冷链仓库。
“生鲜需要全程冷链,仅干线冷链远远不够。”一位生鲜电商创始人说。
“中国当前缺少最后一公里的冷链汽车技术标准,意味着没有车型,很多是通过其他车型改造,通行证也是问题。” 快递物流咨询网首席顾问徐勇说。
对于快递公司来说,由于生鲜电商市场尚未成熟,用户群规模不够,打造全程冷链物流体系成本较高。
由于基础设施不完善,一些第三方快递公司采取入库前冷链、出库后普通配送,或出库后加入干冰或冰块。此外,一些电商公司也采取自建冷链物流的方式。如沱沱工社、本来生活网自己购买冷藏车。本来生活网表示,2013年下半年,将在全国多个城市设立仓库,提供完全本地化的全程冷链服务。京东商城表示,今年底将在北京地区布局冷链。
三是库存管理难题。一位快消品电商负责人透露:“对于一般的快销品类,消费预测准确率做到70%已经不错了,由于保质期较长,库存波动不会带来很大的损耗。但生鲜保质期只有几天时间,如果损耗高,肯定是亏损的。”
他认为,预售或是生鲜电商的重要模式。目前,天猫尚未上线生鲜频道,而是天猫预售频道下的“时令最生鲜”板块,采用预售的方式销售生鲜。
四是消费者接受程度。用户习惯于去菜市场或超市购买生鲜,对于网购生鲜处于尝试性阶段,消费习惯有待培养,因此用户群规模仍不大。
本地化是假概念?
目前,顺丰优选全程冷链配送范围覆盖北京和天津市内六区;本来生活立足本地,目前面向北京用户;1号店自营生鲜目前覆盖上海,本地配送,全程冷链,第二步计划在北京、广州、深圳上线生鲜品类。
1号店副总裁郭冬东表示,由于生鲜是一个对于物流、储存条件要求非常严苛的品类,生鲜的“最后一公里”不适合跨城市配送。“未来1号店在做生鲜品类的区域扩展时,我们也会遵照‘本地配送’的原则。”
优菜网创始人丁景涛同样人认为,与其他品类不同,生鲜品类很难做全国。“一双鞋子从北京发到上海是没有问题的,但一颗菜从北京发到上海就不能吃了。”他认为,生鲜发往外地损耗较高,重量沉,客单价不高,最终还是会走向本地化的操作。
京东商城相关负责人表示,生鲜是基于本地化的服务,京东商的方式是提高招商速度,让各地区不同的商家同时进驻京东。
但农业电商分析师辛巴认为,本地化从长远来看是个假概念。“为什么我们觉得生鲜电商是本地化,而其他产品没有本地化?因为生鲜对时效性要求非常高,海南的木瓜运到上海来,能不能保证新鲜?现在做不到,是因为冷链的配套设施不完整,没有一家公司隔天能够把海南的木瓜送到消费者手里。即使运过来,成本也相当高。”
“但从长远来看,如果基础的冷链配套比较完善,全国24小时之内可以到达,那么区域化就是假概念了。区域化对生鲜电商是暂时的情况。未来10年或20年,生鲜电商是可以全国进行流通的,隔天就能够把很新鲜的水果运到。”辛巴说。
【版权声明】行行出状元平台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同时,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内容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service@hhczy.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