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中国智能物流骨干网正式启动。此次合作的公司都是在物流领域响当当的民营企业,有阿里巴巴集团、银泰集团、复星集团、富春集团、顺丰集团、三通一达(申通、圆通、中通、韵达)。其中天猫注资21.5亿元,股权比例为43%,马云担任董事长。
一、“菜鸟网络”梦想绊脚石
马云希望通过十年的奋斗,将“菜鸟网络”建成一张能支撑日均300亿(年度约10万亿)网络零售额的智能物流骨干网络,让全中国任何一个地区做到24小时内送货必达。
前瞻产业研究分析认为,马云的菜鸟网络建设过程困难重重,首要面临的问题是中国物流信息化水平较低,物流速度的提升需要物流信息化、智能化的支撑。物流信息的智能化升级目标是:推进全程透明可视化管理;提升物品拣选、传送、识别和储存设备的自动化水平;提高各种交通运输工具和集装箱、托盘等集装单元化器具的智能化管理水平;优化供应链全程管理方式,缩短物流响应时间等。
二、中国物流业发展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
中国物流信息化处于起步阶段,物流业发展仍然滞后,物流成本依然很高。中国第三方物流服务规模小、物流基础设施能力不足等瓶颈使得我国的物流成本远远高于美国。通过国际通用的衡量物流成本的指标(物流成本占GDP的比例)对比发现,美国的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为8%左右,据前瞻《2013-2018年中国物流信息化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05-2012年,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的比例维持在18%左右。此外,我国企业的物流费用平均占商品价格的40%,而美国只占10%-20%。美国的联合包裹UPS、联邦快递Fedex和美国邮政USPS,构建了非常完整的物流配送体系,在全美各地分布十分均衡。除了少量的企业,其他大大小小的商家完全依靠这三家,从而极大地降低了美国社会的物流成本。
资料来源: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前瞻产业研究院
三、中国物流信息化发展面临问题
(一)物流软件企业盈利难
目前,国内有500多家物流软件供应商,此外,还有一些知名的国外物流商、IT商和咨询公司也在中国的物流软件市场中淘金。国内物流软件品牌上比较分散,技术上缺乏标准化的指导,软件供应商对物流业务的了解不深入,造成供应商重技术开发,轻业务应用的偏向,难以提供深入的个性化服务,导致软件企业盈利困难。
此外,物流软件是管理软件,需求的个性化和生产的批量化是难以统一的,因此造成开发成本极高。对供应商来讲,不能批量生产,成本就高居不下,增加了盈利难度。
(二)物流企业投资难
由于物流行业竞争激烈,对于企业的有限资金而言,资金投入的方向对企业的生存发展至关重要。物流信息化建设周期一般较长,需要2-3年甚至更长的时间,用于信息化建设的资金又不能立即直接转换为可见的生产力,可能会与企业的短期目标或者局部目标发生冲突。
前瞻产业研究院分析认为,中国物流企业信息化投资强度存在普遍偏低的现象,与西方企业的投资占到营业额的10%的信息化投资相比相差很大。按照目前国内企业信息化的实际投资规模和与企业想要实现的信息化目标而言实在是太小了,对于国内企业来说这点投资强度是远远不够的。由于投资额没有上去,许多可以成功的信息化项目为了追求所谓的价廉,造成了许多本应该成功的项目没有成功。
(三)物流信息标准化工作滞后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物流标准化工作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泛。目前,我国物流标准化体系的建设还很不完善,物流信息标准的制定和修改跟不上经济发展的需要。商品信息标准不统一,企业间就很难实现信息的交换和共享。物流领域里这种技术标准的多方面差异和缺陷,不仅导致物流系统作业环节增加,物流速度降低,物流事故增加,而且制约了物流的协调运作,整个电子化的物流网络相互之间难以做到兼容,数据难以交换。信息难以共享,使得商品从生产,流通到消费等各个环节难以形成完整通畅的供应链,严重影响了中国物流行业的管理和电子商务的运作。
(四)基础信息和公共服务平台发展缓慢
目前,我国物流基础信息和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与应用尚不如意。据调查,gps、gis技术服务在大型企业的应用比例为23%,在大型物流企业的应用仅有12.5%,在中小企业基本上是空白“基础研究技术服务应用比例过少,整个行业的整合就相对困难。
【版权声明】行行出状元平台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同时,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内容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service@hhczy.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