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味库不仅打破了菜谱类应用的单向度呈现搜索结果的局面,让用户可以充分利用现有食材和厨电,实现美食的烹饪。更重要的是,正因为能跟踪用户行为,所以从一开始,味库就解决了菜谱类应用们一直悬而未决的商业化难题。
【模式】
美食类APP——味库;
虽然也有菜谱搜索的功能,但它并非是一款纯菜谱类应用,而是让用户通过扫码或手动自主添加厨电和食材,由系统推荐出相应的菜谱,提供一顿饭的解决方案,来为小白用户们解决吃什么的问题。
【特点】
1.菜谱类应用往往是用户已经明确想到要做什么菜再做出搜索行为、再去购买所需食材,而味库则是用户添加了食材和厨电后,最后才由系统生成菜谱;
2.味库的功能基于厨电+食材+菜谱的多元化组合;味库通过提供标准化的食谱来教会用户怎么使用某一类电器或某一种食材,接下去,味库希望能鼓励用户生产内容。
【案例详述】
5月,淘宝、小米、360、新浪等应用商店不约而同的推荐了同一款新的美食类APP——味库,其1.1版本在上线后20多天里,用户就突破了15万人,次日留存率也达到了20%。这是否意味着以下厨房、豆果美食等领衔的菜谱类应用大军里又多了一个抢食者?
对此,味库CEO顾东君予以否定,尽管味库也有菜谱搜索的功能,但它并非是一款纯菜谱类应用,而是让用户通过扫码或手动自主添加厨电和食材,由系统推荐出相应的菜谱,提供一顿饭的解决方案,来为小白用户们解决吃什么的问题。
两类APP的用户行为路径恰恰相反——菜谱类应用往往是用户已经明确想到要做什么菜再做出搜索行为、再去购买所需食材,而味库则是用户添加了食材和厨电后,最后才由系统生成菜谱。
值得注意的是,味库不仅打破了菜谱类应用的单向度呈现搜索结果的局面,让用户可以充分利用现有食材和厨电,实现美食的烹饪。更重要的是,正因为能跟踪用户行为,所以从一开始,味库就解决了菜谱类应用们一直悬而未决的商业化难题。
用户需求下的正向逻辑
味库的功能基于厨电+食材+菜谱的多元化组合,之所以不像其它美食类APP单纯围绕菜谱为核心来逆向展开,这与顾东君的职业经历大有关系。
此前,她是九阳的新闻发言人,主要负责数字营销和互联网传播。早在2011年,她就牵头做了一款APP,当时的产品与现在的味库颇为相似,可以让用户根据自家的情况来选择合适的菜谱——
一种情况是知道自己有什么电器,能做出什么菜;
二是用户有什么食材能做出什么菜;
第三类是根据人群来选择相应的菜谱;
第四类是根据时节和场景选择做什么菜。
这款APP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就累积了近八百万的下载量,而且是在当时用户成熟度并不高的塞班系统上。
作为一个美食爱好者,顾东君说这样做的出发点既是当时推广九阳电器专用食谱的需要,也是自己及身边朋友们的需求。
她向记者还原了两种常见的用户使用场景。
第一种场景是,一个刚开始学做饭的小白用户,往往并没有明确的目标这顿饭要吃什么,他打开冰箱后看到很多东西,但是还是不知道要做什么。此时,他需要的是几种简单的选择,从中挑出自己喜欢的,迅速的做成一道菜。
第二种场景是,用户在使用很多美食APP时,会对一些菜式产生兴趣,但是他会发现,其中大部分当下做不出来,不是缺一个工具就是缺少食材或者调料,这就需要他去花额外大量的时间去准备采购。在这种情况下,用户更需要利用那些家里既有的工具和食材,在短时间内做出自己想吃的菜。
正是看到了这样真实存在的用户需求情境,味库的模式逻辑才真正做到从用户需求的源头出发。
顾东君说:“很多小白用户在学做饭的时候往往浪费了一大堆钱去买东西,最后用得很少。学了五六个菜,家里已经有很多东西,都只用了一点点,其实他们可以组合出很多好玩的菜谱,但是用户并不知道。味库可以做到把用户家里现成的东西好好用起来,很简单的变成一道新菜。”
这种正向的美食逻辑在目前的应用市场上还不多见,而它切切实实符合用户需求,因此味库上线后不久就引来了众多投资人的注意。目前,它已完成由创始团队和投资人共同出资的1000万人民币的天使投资,估值2000万人民币。
厨电、食材、菜谱的串联优势
根据以上的用户情境研究,味库目前主要提供四大功能:
首先,扫描条码获取对应的烹饪方法。这被认为是味库目前最为炫酷的一种功能,用户只需打开APP,扫一扫食材、厨电或是调料上面的条形码,就可以获得该商品相应的烹饪方法和专用食谱;
第二,根据用户需求,组合菜谱。用户只需将冰箱里的食材、厨房里的电器和调味品轻轻一划添加至应用里的“我的厨房”,味库就能根据其家中厨房的情况,智能组合推荐马上能做的菜谱;
第三,提醒食物保质期。新买的食物通过手动或扫条码录入味库里的“我的厨房”之后,味库会记录并提醒用户各种食材的保质期。顾东君介绍说,目前的提醒说按照“添加进去XX天”的正序提醒,未来可能将尝试“还差XX天就到期了”的倒序提醒,更为人性化、智能化。
第四,贴心的厨房管家。当一个用户长期使用味库管理厨房和搜索菜谱,味库将变得越来越“懂你”——可以根据你的口味偏好、生活习惯以及你家人的身体及健康状况,智能推荐每天从健康早餐到创意晚餐的时令食谱,更好的管理厨房和规划全家的饮食健康。
不过,味库还处于一个产品完善的阶段,顾东君透露,以上的这些功能还只是实现了总体想法的四分之一,还需要时间去将三个元素更好的融合。同时,由于最终的结果涉及智能化推荐,技术是一大挑战,推荐的精准程度取决于算法的准确度。
举例来说,如果用开源的词库,用户在搜索类似“草莓味的芝士酱”的关键词时,系统会把草莓单独列为一种食材,但实际上它只是一种味道,并非一种用户现成的食材。
因此,味库要从多个维度考虑,建立自己的搜索引擎和词库,不断优化。另外,还有时间的考验,机器需要不断学习用户的行为习惯,摸准他的偏好,自动删除他不喜欢的干扰项。
将厨电、食材、菜谱串联起来,构成了味库一大优势,累积数据来增强对用户家里的认识。
其实,传统的美食菜谱并不了解用户家里有什么,只能千人一面,就像一个美食杂志,所有人看到的都是一样的菜谱,你要先想到要做哪道菜,再去精准的搜索,而味库增加了很多对用户个性化行为的了解,清楚知道用户家里到底有什么,是哪一天有的,加进去几天了,对用户使用的追踪,会让体验感大大提升,用户感受到的是跟自己家有关的内容。
更纵深的商业化
事实上,国内诸多同行都面临商业化和盈利难题,但顾东君和她的创业团队经过长期观察,一致认为未来美食APP的潜力无穷,而所谓的瓶颈只是针对单纯做菜谱的模式。
以给生鲜电商导流这种简单的盈利方式为例,许多美食类APP都尝试了这种方式,但最终都没有变成一种常态的商业化路径。对此,顾东君的观点是味库比这些APP都适合做商品导流,这是由基因决定的。
“菜谱类应用的数据结构我觉得还不够细,需要更细分的食材和商品,味库的基因其实是在食材和商品的组合上成长起来的模式,更容易实现导流。”
在今年五月,味库曾小试牛刀,和一个樱桃卖家合作,短短两天时间内就实现了流量的暴增。
另外,味库的商业化优势还来自于其模式与品牌商关系的天然契合。当年在九阳做用户行为监测时,顾东君就发现每年关于豆浆机专用食谱、烤箱专用食谱这样的检索都达到几百万次,这说明消费者对于厨房器具的专用食谱有着巨大的需求。
而显然,品牌商们也看到了这种需求,他们投入不少的经费去请人来拍摄制作食谱,然后和说明书、保修卡一起放在新出售的机器包装当中。
但是,这种方式并满足不了用户需求,他们发现,年轻用户们开箱后更倾向于自己琢磨安装,装帧精美的食谱册子和说明书一样,只有当机器出现问题时才会被翻出来。
因此,味库通过把这些专业食谱电子化的做法恰恰化解了传统方式上的无效,受到品牌商们的欢迎。到目前为止,味库里的菜谱基本上来自于品牌商,除了系统的自动抓取之外,很多品牌商还主动与味库进行内容合作,提供权威的、标准化的官方食谱。
味库通过提供标准化的食谱来教会用户怎么使用某一类电器或某一种食材,接下来希望能鼓励用户生产内容,“之后的版本我们会考虑开通一些UGC的便捷通道,把用户发动起来,对品牌商来说是非常好的,目前已经有用户给我们发来用豆浆机做皮冻的方法,用户的创造性是很厉害的。”顾东君介绍。
与此同时,味库能够顺利实现商业化的信心还来自于其丰富的团队资源。
CEO顾东君出身于媒体,她认为这样的职业经历不仅能让她善于发现用户新的需求,在新的需求里抓到痛点,同时,推广的思路、资源和手段也都是媒体人所擅长的。
另外,CTO张宁原是高德软件移动业务群副总兼技术总监,对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产品、互联网开放平台研发、运营维护具有丰富的经验和技术积累,在他的主持下,味库的数据库将一般的菜谱下沉到以商品为维度。
而到商品层面,则由CMO海若来进一步承接,她曾任贝太厨房中国区销售总监,在贝太厨房的六年时间里累积了整个厨房领域的大量客户——三个层面的资源匹配将是今后味库商业化的重要方面。
【版权声明】行行出状元平台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同时,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内容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service@hhczy.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