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是跨境电商的转折年。“四八新政”后,跨境电商进口零售一个急刹车,一地鸡毛,很多小企业倒下了。然而凡是过去,皆为序曲。2016年已经远去,未来围绕跨境电商将会是阳光普照。
艾媒咨询近日发布《2016-2017中国跨境电商市场研究报告》,根据报告显示,2016年中国进出口跨境电商(含零售及B2B)整体交易规模达到6.3万亿元,2016年中国海淘用户规模达到0.41亿。而在跨境电商交易规模将达到8.8万亿元的2018年,预计中国海淘用户预计将达到0.74亿。
与中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逐渐扩大的趋势相适应,是近年来中国市场上崛起的跨境电商平台。报告显示,2010-2013年,中国跨境电商得到初步发展,以C2C代购模式为主的洋码头、跨境电商购物经验分享社区小红书相继成立。而在此后的发展当中,巨头逐渐进入,天猫、亚马逊、网易等进入战局。未来几年随着跨境电商的进一步成熟,接下来中国品牌走出去也将成为趋势。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今年将会有更多平台和资本加入到全球化商路的打通中。
表现不俗中国跨境电商商家排第一
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国消费者海淘规模逐渐扩大的过程中,中国市场作为商家也是表现不俗。此前国际邮政公司(IPC)也曾有相关数据发布,亚马逊、eBay和中国阿里巴巴集团在全球跨境电商消费中所占份额达到2/3。在跨境电商消费者最常购物的商家来源地中,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跨境网购市场,占全球市场份额的26%,
相关资料显示,在亚太和加拿大,美国和中国是跨境电商消费者购物的主要商家来源地。在跨境电商消费者最常购物的商家来源地中,中国排名第一,占比26%,其次是美国、德国和英国。
海外仓成发力点行业面临改变
201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加快培育经济新动力的意见》《关于促进跨境电子商务健康快速发展的指导意见》、商务部《“互联网+流通”行动计划》等重磅政策文件接连出台,跨境电商行业也因此迎来爆发式增长。
2016年这些政策开始步入落地期。2016年首次国务院常务会议即点题“跨境电商”,新设12个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试点。海关总署也表示,正在研究制定综试区可复制推广的制度措施,下一步将尽快研究完善海关监管模式,加快推进跨境电子商务综试区建设。
值得注意的是,与过去几年大力扶持跨境电商有所不同,当前的政策导向开始有所侧重:一是推动企业走出去的“海外仓”成为政策扶持的重点;二是B2B模式成主流。
当前我国出口大幅下滑,开始让政策逐步向出口倾斜。商务部2015年发布的《“互联网+流通”行动计划》提出,将推动建设100个电子商务“海外仓”。2016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扩大跨境电子商务试点,支持企业建设一批出口产品‘海外仓’”。
业内人士认为,此举将增加那些通过代购、国外零售店扫货等方式筹备货源的B2C跨境电商的成本。天猫国际总经理刘鹏表示,“低门槛跨境电商的政策红利即将结束,平台型跨境电商在抵御政策波动风险方面具备显著优势,全球品牌直供时代会真正到来。”
扬帆海外布局全球化是趋势
埃森哲咨询公司和阿里研究院最新报告预测,2020年,全球超过9亿人都会跨境购物,最大的市场将会是中国。国内消费者购买进口消费品的需求在接下来几年将会被逐渐释放,并逐渐趋向平稳。走出去拓展海外市场成为不二选择,也是这两年国内电商企业的重要任务。
阿里巴巴集团CEO张勇之前接受采访表示,未来天猫还将带领国内外商家出海,将全球商品销售到东南亚乃至全世界。最新的动态显示,阿里在今年的重点业务无疑是海外市场布局。根据2月4日的外媒报道,阿里集团将会在墨尔本建立澳大利亚-新西兰总部。虽然阿里并没有正式对外宣布,但是海外总部这一消息代表了阿里全球化的新进程。在这之前,阿里还以投资入股的方式,在美国、印度入股了当地的电商平台,收购东南亚电商平台Lazada。
至于另一个巨头京东,在2015年就推出了跨境B2C平台,海外平台全球售上线时推出了英语站和俄语站,帮助海量“中国好商家”与“中国好品牌、好商品”走向全球。
去年有消息称,唯品会在北美市场推出了海外闪购平台VIPme,试水布局海外市场。在此之前的2015年10月份,法国闪购电商Showroomprivé.com母公司SPRGroupe透露,唯品会通过其附属公司Vipshop International Holdings Limited认购价值3,000万欧元的SPRGroupe股份。
未来几年,跨境电商的兴起将为国际品牌进入中国提供巨大机遇,随着跨境电商的进一步成熟,接下来中国品牌走出去也将成为趋势。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今年将会有更多平台和资本加入到全球化商路的打通中。
【版权声明】行行出状元平台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同时,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内容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service@hhczy.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