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上午,2017杭州·云栖大会开幕。阿里巴巴集团首席技术官张建锋宣布成立达摩院,将在全球各地建立实验室,并引入更多高校教授参与其中,未来三年投入1000亿元进行基础科学研发。
本来科技企业成立研究院并非新鲜事,但是昨天阿里巴巴的“达摩院”还是一炮而红。
为什么要用“达摩院”这个名称,而不是用“阿里巴巴研究院”或是“某某研究院”?
马云在云栖大会上也作出解释。马云说:“两个礼拜以前我接到童文红(阿里巴巴集团首席人力官)的电话,讨论实验室的名字。我说干嘛一定要研究院、实验室这样的说法,干嘛不能创造一个自己的名字,我觉得达摩院就很好。她说达摩什么意思,英文怎么翻译,我说就叫Damo,叫着叫着就顺了。Google一开始听着也很奇怪,慢慢就叫出来了;英特尔到现在我也不知道什么意思,叫着叫着就习惯了。就叫达摩院这个名字好了,叫着叫着,养着养着,爱着爱着,就会越来越喜欢。”
那么达摩院跟其他研究院一样吗?当然不一样,马云是这样定位“达摩院”的:“我觉得不应该是Research for fun(为快乐研究),也不应该Research for profit(为利润研究),而是Research for solving the problem with profit and fun(为解决问题研究并带来利润和快乐)。”
对于达摩院的期盼,马云称它是经济体的达摩院,必须代表这个世界,代表时代,因为它属于中国。此外,达摩院要有自己的风格,“必须超过IBM、微软、谷歌等公司的研究院”。
阿里巴巴的达摩院与IBM、微软等研究院区别在哪里呢?
根据微软亚洲研究院网站资料显示,1998年11月微软中国研究院在北京宣布成立后,1999年1月,“微软专家顾问委员会”成立。首届委员会顾问包括:浙江大学的潘云鹤校长、北京大学的迟惠生校长、清华大学的张钹教授、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Victor Zue教授、香港科技大学名誉教授刘明雷先生和西安交通大学郑南宁副校长。
1995年,IBM中国研究院也在北京成立。IBM官方网站并未有展示其首届专家人员名单的内容,网站目前主要展示的是公司的人工智能平台Watson在各行各业当中的渗透和应用。
而在云栖大会上,马云表示阿里巴巴未来二十年的目标是打造世界第五大经济体,建立这个经济体要完成三个目标,第一个目标,让世界经济更加Inclusive(包容性),第二让世界经济更加Sustainable(可持续性),第三让世界经济更加Happy(快乐)和Healthy(健康)。达到这三个目标将为世界解决一亿人的就业机会,服务跨国界的二十亿人,为一千万家企业创造盈利的平台。
而达摩院就是为未来二十年的经济体打造的。
那么达摩院的阵容有哪些,研究那些领域呢?
据阿里巴巴集团首席技术官张建峰介绍,阿里巴巴达摩院由全球实验室,高校联合研究所,全球前沿创新研究计划三大部分组成,研究包括:量子计算、机器学习、基础算法、网络安全、视觉计算、自然语言处理、下一代人机交互、芯片技术、传感器技术、嵌入式系统等,涵盖机器智能、智联网、金融科技等多个产业领域。
目前,达摩院已经聘请了全球10名不同领域科学家加入,包括哈佛大学、加州大学、北京大学等教授。而且在昨日云栖大会现场,中国唯一的图灵奖获得者姚期智院士也来到现场。姚期智称,虽然要成立一个研究院具有挑战,“但是相信在马云的支持下,阿里巴巴研究院和达摩院,一定在不久的未来,看到个世界级领先的研究院”。
无论从产业发展,还是A股市场的投资机会角度来看,上述领域都是值得投资者后续重点关注。
【版权声明】行行出状元平台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同时,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内容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service@hhczy.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