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有没有曾经一直偏执的一件事,不论是感情、习惯、事业还是生存方面的。但是你有没有想过其实你一直偏执的这件事,实际上是成就了别人。
大部分都有自己偏执的一件事,或细致入微,或苛求自我,但是有一件事你们一定每天都在做:手机的使用和软件的使用。
中国成年人(18岁以上)平均每天花2小时51分钟在智能手机上,当然这种时间可能更长。而在这将近3个小时的时间里,你可能逛的最多的就是社交软件,比如微信、QQ,以及以淘宝为首的购物软件。
所以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讲,我们这种使用的习惯或者说偏执都成全了手机的更新迭代以及淘宝的成交额。
这种偏执其实对应着持续的付出,得到的收益往往是你自己想要的。所以如果能够利用好这种心理我就能获得更高的收入?按道理是这样的,但是需要掌握好偏执的心理。
这里的偏执心理应该包含两个方向:正向与反向。正向是因为偏执所以收益,反向则是因为收益所以偏执。
正向的事件给大家举个栗子:马云是个思想者,演说大师,他善于游说,但极具说服力,在思辨方面几乎无敌,而且能让人挑不出毛病,而且个人的高度,格局比较高。说他的偏执是在自己认定的事情方面几乎不会松手,从开始创业,到现在每个信息都是如此,开始被那么多人拒绝,几乎所有人反对,他还是做了。
360 的周鸿祎,他不是头脑比别人多好使,比他好使的人多了去了,但为什么都没那么成功,因为他是偏执狂,死磕的人,认准的事情死也不松手,谁能跟这些人去磕?
正向的偏执心理,往往比较容易进入死胡同,需要比较好的心理建设才能走的更远。电商中常见的手段则是利用用户的偏执心理,增加用户对于品牌的忠诚度,比如iPhone、小米、华为相应的手机品牌,以及化妆品的使用甚至是平台的依赖性。
反向的事件当然也有,而且这个非常普遍:因为有工资所以我们加班,因为有抽成,因为要车要房要讨老婆,所以我们努力努力再努力。
反向的偏执心理则需要较强的要性以及诱惑或者刚需,才能使这个方向的偏执心理运行下去,比较被动。
其实说了这么多,甚至说了一些有些跑题的事件,需要证明的不过是我们所有的偏执都会有回报。这种回报可能并不止于自身,也有可能成全了别人。
马云的偏执影响了我们的生活方式,成全了我们,我们的信赖影响了身边所有的人,使整个生活欣欣向荣。你有没有曾经一直偏执的事情?现在还在做吗?
【版权声明】行行出状元平台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同时,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内容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service@hhczy.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