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因茶闻名,安溪人因茶而富。由于有了铁观音茶,这个30年前闻名全国的贫困县,如今连续多年跻身全国县级市百强榜。
然而,长期以来,除了茶产业和少数几个企业外,安溪面临产业结构单一、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而且产业结构“偏低、偏散、偏小”。
“经济硬伤”带来发展之痛,安溪人下决心改变这一状况。改变,从产业入手,抓项目与抓环境并举。
抢抓机遇 “龙门”飞跃
安溪县龙门镇,省级小城镇建设试点镇。
驱车从安溪县城出发,向南行驶半小时左右,就进入龙门镇地域。记者发现,和过去相比,横亘在道路两边黑乎乎的采石坑和堆积如山的石材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厚厚的植被和绿葱葱的树木。在镇区附近,生态休闲庄园、现代化工业园区、电子信息产业基地等多个龙头项目映入眼帘。
几年间,这个以中低端石材业为主导的乡镇,缘何快速实现了完美“嬗变”?
石材开采加工业曾是龙门镇的传统支柱产业,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龙门的石材业开始起步,经过近20年的发展,渐成规模,到2009年前后,全镇拥有200多家石材采掘和加工工厂,年产值超过2亿元。
然而,石材业年复一年的扩张,经营模式的粗放,严重污染了当地水源、空气。“石材业不仅影响了生态环境,更是严重损害本地投资环境,如果不退出,新的优质项目就不会进来。”在龙门镇,一位企业家一针见血地指出。
2009年,安溪县果断做出重大决策:安溪县石材业全行业退出。于是,龙门石材业拉开了退出大幕,至2011年,龙门的石材业完成全行业退出。
然而,随之到来的是退出的阵痛——一年超过2000万元的税收没有了。巨大的税收缺口如何填补?龙门人实现了“腾笼”,更期待引来“金凤凰”。
机遇,也在此时悄悄眷顾龙门。2010年,龙门镇被列为省级小城镇建设试点,龙门发展翻开了新的一页。
“华南最大数据中心”——商务部中国信息产业园扬起旗帜,美国信息化巨头IBM落地,APEC商务会议中心,连捷温泉旅游开门广迎宾朋,台资食品龙头旺旺福建区域总厂生产流水线上安全卫生的食品从这里走向世界……投资几十亿元甚至上百亿元的著名企业纷纷入驻。龙门,一跃成为除厦门软件园、福州软件园之外的我省第三个信息产业基地。这,是世代在此劳作的龙门人所不敢想象的。
“正是由于石材业的退出,全面改善了当地的投资环境,为信息产业、旅游、食品等众多优质的项目腾出了发展空间。”安溪县县长高向荣说。
安溪县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龙门镇的财政收入达1.5亿元,和前一年相比,增长30%。今年前三季度,该镇财政收入突破1.4亿元,同比增长25%,全年有望达到1.8亿元。不仅填补了石材业退出带来的缺口,更带来了新的财政增量。
这就是龙门,一个安溪县产业“进”与“退”的样本。
完善服务 项目“聚巢”
针对在外安溪人资金多、实业家多这一特点,安溪适时启动“回归工程”,组成招商小组,广泛联络在外乡亲,推介投资项目。在安溪,许多重量级的产业项目,都有着在外乡亲的身影。统计显示,自2010年以来,安溪回归项目投资额已达到380亿元。
走进位于湖头镇的光电产业园,高大宏伟的厂房、各式的光电高科技生产线让人目不暇接,投资25亿元的晶安光电蓝宝石衬底首期工程已进入试投产阶段。在不到1年时间里,随着三安光电、信达光电、海西光电科技创新基地等大企业和大项目入驻,这里正在崛起一个涵盖“衬底-芯片-封装-应用”等全产业链的光电产业集群。
“我们引进的是整个光电产业集群的上、中、下游一条完整的产业链,众多的光电企业在湖头‘聚巢’,目前正在形成‘葡萄串’效应,共生同长。”湖头镇党委书记林志煌介绍说。
为更快、更好地吸引大项目、好项目,安溪县不遗余力改善投资环境。去年以来,出台《关于推进民营企业“二次创业”的实施意见》等多个文件,实施产业专项扶持计划,县财政每年安排产业扶持专项资金5000万元。各相关职能部门不断提升服务水平,行政服务中心着力优化流程、服务提速;审批事权下放,全县共有发改、工商、地税、农业、林业、文体等6个部门的25项审批事权下放至各乡镇;简化优化审批流程,对目前入驻县行政服务中心的565个行政审批许可和服务项目,进一步简化审批环节、优化服务流程、压缩办事时限,促进项目审批的提速提效。
以三安光电蓝宝石衬底项目为例,洛阳、鄂尔多斯、芜湖等极具实力的城市曾围绕这一项目花落谁家,展开激烈角逐,鄂尔多斯甚至承诺“陪嫁”一个价值亿元的煤矿。最后,凭借亲缘优势和优质的配套服务,安溪最终脱颖而出。
此外,日益改善的交通条件,也为安溪这个山区县投资环境的改善不断加分。今后几年,从安溪境内经过的福广、厦沙、莆永三条高速公路将陆续建成通车,安溪正在全面融入泉州、厦门“一小时经济圈”,“承东启西、通山达海”的区位优势日益突出。打破过去掣肘企业成长的交通瓶颈后,更加便捷借力泉厦信息、人才、科研优势,这在客观上对大项目、新项目构成了强大的吸引力。
在安溪县城,优质新项目、大项目纷纷落地。在城南,随着投资近15亿元的宝龙广场等商业和金融项目的相继投入使用,形成了一个现代化的核心商圈,城市品位快速提升;在城东,总投资50亿元的中国茶博汇一期项目已正式投入运行,一个集茶企总部经济、会展、金融配套服务、茶叶网上交易中心为一体的多功能综合中心基本成型。今后两年,这里有望崛起成为中国茶业的“义乌城”;在城西,投资额达数亿元的中国家居工艺城正在加速推进,目前已进入扫尾阶段。经过多年发展,藤铁工艺已成为安溪出口第一支柱产业,每年以外销的形式为安溪带来数十亿元的市场。这个即将投入使用的工艺城,将为安溪藤铁业转型升级提供新的发展平台……
安溪县委书记朱团能说,作为山区县的安溪,有后发优势,“一张白纸好作画”,只有高位谋划新一轮产业布局,才能少走弯路,从而带动县域经济持续突破。
统计显示,今年1-10月,安溪县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实现354.1亿元,同比增长37%;财税收入、工业用电增幅两大指标逆势上扬,财政总收入22.04亿元、一般预算收入13.31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4.2%、21.2%,增幅位居泉州市各县市区前列。
新项目、好项目的相继到来,正悄然改变着茶乡的产业面貌。
①晶安光电首期工程试投产。
②三安钢铁高速棒材生产线。
③旺旺食品繁忙的工作车间。
【版权声明】行行出状元平台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同时,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内容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service@hhczy.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