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会企业家一致认为,在整个中国制造业面临困难的时候,中国童装产业身处的环境、发展条件、产业发展要素、消费者也都在发生深刻变化,中国童装产业走到了一个该转型的阶段。
“虽然目前国内童装市场的增速在减缓,但还是有17%的增长,我们要有信心”,中国服装协会常务副会长陈大鹏表示,在中国做童装拥有全世界最好的产业链和最大的市场,前景是可观的,最核心的问题是如何在下一步进行创新。
他指出,中国童装企业要考虑如何在原有产业基础上从采购、设计、生产、销售过程中进行创新,如何构建新时期的发展新优势,从成本规模扩张走向价值创造。
新业态绕过渠道瓶颈
2009年,福建财茂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周训财接收“淘帝”童装,“那时候,我雄心壮志,用一年半的时间跑了200多家商场。”周训财说:“进商场一开始感觉特别受气,永远被安排在最顶层的面积最小的中岛,后来干脆就‘摆不平’应酬关系。”
谈及品牌进商场,周训财似乎有一肚子的怨气。他表示,一些商场从总经理到楼层经理,到童装部经理,逢年过节你都要“进贡”红包,“你还没进商场,先给你开个应酬清单,200多家商场如何应付得来。”
这一点,北京派克兰帝有限责任公司副总裁罗杰凡也深有体会,派克兰帝在南方的一个商场,通过打折促销,销量增加了50%,但利润却是负增长。
“商场打折力度太大了,它是在困境下牺牲品牌利益去吸引消费者,增加自身利益。它的扣点还是按照品牌的总销售来算,而不关注你的死活。”
面对百货商场难进问题,周训财建议,中国十大童装品牌企业家联合起来在渠道方面做些“功课”,可以建立类似于上海宝大祥青少年儿童购物中心这样的全国连锁主题百货。“可以找一个专门运作品牌的公司做代理,或者童装企业家以股份制的形式成立专门运作公司。”
“随着新进入者越来越多,品牌在商场的面积越来越小,10多平米、20多平米的面积能备多少货,能展示多少商品,能产生多大的业绩?同时,现在一些终端门店房租也是在每年大幅度增长,单品牌很难支撑。”广州市力果服饰有限公司董事长林维建表示,与其在这样恶劣的商业环境下竞争挣扎,不如大家整合资源,联合起来开设集成店。
湖州今童王制衣有限公司董事长濮新泉认为,渠道成本的上升是不可逆转的事实,电商平台、街边店,以及mall的租金都会不断上升。“品牌集成店模式已经在市场上出现了能够成功、能盈利的样板,应该是未来童装品牌发展的重要渠道之一。”
苦练内功抗“撞击”
面对进商场难的问题,在提出联合开设集成店的同时,很多企业选择了开设专卖店,一方面实现渠道的多元化、另一方面希望通过新店的开设来带动企业的业绩。
2012年,北京嘉曼服饰有限公司董事长曹胜奎就用了提高开店数量的方式来保持自己业绩的增长。
“为了阻止企业业绩下滑,2012年我一咬牙开了98家专卖店。”曹胜奎表示,新店的开设在下半年就收到效果,公司业绩有所上升,而且上升的主要原因就是开新店和提高价格。
“当然问题也随之而来,综合运营成本也迅速上升。”所以曹胜奎告诉市场部经理,开店的数量到此为止,以后要在提升单店业绩和提高管理上多做文章。
拥有水孩儿童装的曹胜奎也代理阿玛尼童装品牌,在上海的店刚装修好,还没来得做陈列就已经有顾客问能否销售,这让他感到中国品牌和国际品牌的差距,也再一次感受到品牌建设的重要性。
浙江红黄蓝服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叶显东既做童装,也做投资,他用亲身经验告诉大家,“人太贪不好,经济紧急刹车肯定会造成撞车行为,我们把童装主业做好非常重要。大家要正视自己与国际品牌的差距,并看到自我,找到自我。”
“今年利好的消息是童装行业供应链的构建还算顺利,但当明年运动休闲恢复增长后,童装行业就会面临供应难的问题。”福建宝德服饰有限公司总经理林向阳认为,现在中国制造业太困难了,这就会导致企业供应链的供货量出现问题。显然,在当前的“快”时代,如果没有稳定、强有力的供应链做支撑,企业很难生存和发展。
中国服装协会在本次童装沙龙期间安排了“中国十大童装品牌承诺绿色环保生产经营”环节,中国十大童装品牌企业家们在象征“绿色环保”的树上摁上自己的手印,郑重地书写了自己的承诺。
【版权声明】行行出状元平台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同时,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内容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service@hhczy.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