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茶企为了达到上市要求,疯狂开店做到企业规模,可是曾有望冲击“内地茶叶第一股”的福建安溪铁观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被终止审查,结束了IPO之旅。努力为上市做准备,到底遭遇了哪些瓶颈?
茶企上市破灭
上市,在发达国家,风投注资后能够成功上市的企业也只有30%,而在中国茶叶行业看来,上市则如同儿戏般容易,就在一个月前还有地方在喊将迎来茶企上市潮,期盼着在短期内很多茶叶企业成功上市。
2013年1月11日对于茶叶行业来说是个噩梦,这次的上市申请失败,不仅让整个行业遭泼冷水,同时也更慎重考虑未来的发展方向,不少上规模茶企急忙召开管理层会议,专门探讨茶企上市受阻后的企业发展方向问题。
天福茗茶在港上市后,便引起了很多茶叶店的相继模仿,甚至还有些茶企认为,只要有足够的茶叶店,就可以轻松的上市。因此,注册茶叶公司,然后开店、直营店、加盟店也随着而起,可是大家都只关注了上市的圈钱诱惑,而忽略了具体的经营细节,以至于很多茶叶店赚少亏多的局面。
欲争抢“内地茶叶第一股”在数月前已传开,当然,在期间,同行业对此举动各有不一样的看法,好与坏也就同时存在,也体现出茶叶行业的残酷竞争。
上市难?茶企“复盘”细究
为了上市,茶企便纷纷开始开店,增加直营店或是加盟店的数量,据同行介绍,如此开店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达到“上市需要”的“规模”。做强品牌还是单纯为了上市呢?或许开始有了起疑?
茶企盲目扩张
注册公司为了上市,而非做强品牌。茶企不断的强调上市梦,疯狂开店,却有没有具体的经营模式,同时给许多茶企带入了“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的唯心境界,认为上市很容易的误区。
银行贷款、民间借贷、风投注资等拉拢更多的资本,而在这期间,一些规模小、后被财力不足的公司已经倒了,同时也产生了一大堆的三角债和烂债。业内人士称,扩大规模,加快连锁店的开发,那么就必要是单店盈利能力强,而且已经形成单店盈利的可复制模式,只有按照统一模式去开店就能实现盈利,连锁经营可以持续发展。否则开茶叶店就等着关闭。
茶叶营销或为关键
“酒香不怕巷子深”早前营销模式,可是在这个万千时代中,已经不适合了。目前,我们需要面对的是如何更好的将产品推销出去,其产品自身、营销人才或许都有制约着企业的发展。
茶叶是中国的传统农副产品,茶叶产品的生产处于低技术含量的传统工艺。产品质量问题是所有企业讳莫如深的,茶历史很曲折,茶故事很精彩,但提到茶叶食品安全问题时,企业就开始闪烁其词了。因为中国市场监管比较松散,茶叶产品容易随意叫卖,茶企业不太去关注什么产品标准问题。
选如今,食品安全问题的频繁出现,茶叶的安全也开始被更多的消费者关注了,
国家标准也要做出相应的要求,而在营销人才上,由于茶叶企业大都在县城或农村,处于人才比较匮乏的地区,许多茶企从生产到销售都是农民自己在凭传统经验做着,商业模式极为落后。
茶叶企业基本处于两个极端,一种是茶农以贩卖土特产的方式卖茶,这种方式推崇产供销一条龙,不利于成为真正的企业;另一种便是冲着上市而来的疯狂扩张方式,这种方式中的企业几乎都没有真正的门店可盈利模式,因而自然不会是可持续发展的企业。
茶企开启上市之路,唯有将企业基本功扎实,不断的积累经验,将品牌做大做强,才有可能成功上市,同时也能在上市后走的更远。
【版权声明】行行出状元平台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同时,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内容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service@hhczy.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