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海拔640米的山头,一眼望去,深冬时节的茶园仍是青翠葱茏。“去年茶园搞了坡改梯,今年我就不担心茶园被雨水冲刷了。”茶园经营者黄宗成说。
这里是永泰县白云乡凤际村的集体茶场,创建于上世纪70年代,面积390亩,年产干绿茶50多吨。近年来,受干旱天气,以及绿茶市场相对式微等因素影
响,茶园经营者积极性不高,粗放管理茶园,加剧水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为提高效益,村两委将茶园交给黄宗成承包经营,引进了铁观音等新品种,但水土流失
问题一直存在。
2012年,永泰县水土保持办公室将这片茶园列入水土保持坡改梯项目,投资92.84万元进行坡改梯,修建碎石路、排水沟、蓄水池等。
“坡改梯,在茶树的内侧挖沟,在外沿筑埂,形成‘前埂后沟’。这样,雨水容易被吸收,减少了水土流失。”黄宗成说。
修建排水沟、蓄水池,涵养了水源,有效减少坡地土壤被冲刷,改善了生态环境和茶园的灌溉条件。“即使遭遇干旱,也能保证一定量的供水,有利于提高茶叶产量和品质。”黄宗成说。
看到坡改梯的良好效应,其他村民也行动起来。“我们村种了2300多亩茶园和500多亩油茶。现在,大家都在改变粗放的种植和管理方式,积极进行坡改梯。改完之后,每亩能增加收益数百到上千元。”村支书黄代新说。
【版权声明】行行出状元平台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同时,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内容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service@hhczy.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