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手巧,用这个成语来形容闽东的妇女是再适合不过的了。一根绣花针、几束彩色线,就可以在布上绣出她们的情怀和寄托。
绣饰在很多场合上点缀着生活,美化着生活。
枕头镜算是闽东绣饰的一类,它也是闽东民间艺术中的一个品种。闽东的乡村至今还一直延续着传统的生活习俗,许多老人习惯睡硬枕,据说睡硬枕能有效地防止颈椎的毛病。不过,那硬枕也是很讲究装饰的,外用皮裹着,冬暖夏凉。装饰的部分在硬枕的两侧,各缝贴着一帧精美的刺绣工艺品,这就是枕头镜了。主要流行于福安、福鼎等县(市)的乡村。至于为何取名为“镜”,就因为其为床上用品,所绣的图案与其相关,表达了人们生活和情愫的某种寄托。
枕头镜的刺绣工艺充盈着浓郁的民间乡土气息,它以简约、明快为风格,较少采用那些工艺繁杂的挑、勾、刺等手法,而以人皆可为的绣、缝技法为主。但枕头镜有独自的技艺,它使用了乡土气息浓郁、风格极为别致的“割绣”技艺。内容决定了形式,枕头镜采用“割绣”的原因主要是枕头两侧的图案需要相称。因此,采用“割绣”效果最佳。此技艺的特色是将两块相同的面料叠在一起,中间加衬布数层,固定好后,在两面用色线缝绣。完成了所有工序后,用刀将两块面料分割开来,抽掉其中的衬布即可。这样得到的两片枕头镜,不但图案相同,而且针数、色彩也一致。枕头镜很注重色彩的搭配,注重民间大众的审美习惯,以大红大紫等带有喜庆、欢快的色调为主,点缀色采用了蓝、黄、绿等色调,体现了民间对色彩质朴和延续。
枕头镜除了色彩之外,还在图案的设计方面继承传统,讲究神似和装饰效果。多以花鸟和人物为主,也有部分风景和生活用品。无论是采用哪种图案,有一点共性是很值得注意,那就是有一种隐喻,人物的多是童子图或送子图;而花鸟图案的枕头镜,或鸟栖花间或花引蝶来。
枕头镜有镶边,根据其工艺亦可分为简单和繁杂两类。简单的是单色线条,繁杂的除了多色线条之外还在于线条的变化。
枕头镜这种民间刺绣艺术品均出自农家妇女之手。虽然她们没有接受过任何正规的美术训练,但浑成天然,出手不凡。一方面可以看出传统民间艺术的生命力;另一方面也反映了闽东妇女纯朴的艺术才华与审美感觉。
如果说枕头镜是农家已婚妇女寄托某种心愿的托物,那么,彩绣挂则是少女表达情怀的信物了。彩绣挂也是绣饰的一种,顾名思义是一种用彩线绣成的挂品。它同样在闽东乡村流传,它没有其他工艺品的实用价值,完全是一种寄情物。过去每逢歌节等人头攒动的时刻,那怀春少女一旦遇到可心的小伙子,便会把自己亲手绣的彩绣挂相赠。尽管工艺技法还显得稚嫩,却寄托着她们的一片纯情。虽然现在已不时兴这种方式了,但彩绣挂作为装饰工艺品,挂在女孩的卧室里,也有一种浪漫和柔情。
彩绣挂算是一种技艺比较简单的民间工艺品了,它以彩色布作材料,剪裁出各种动物、景物的外形轮廓,然后用彩色丝线精心先绣出各个部位的图案,如动物的眼、嘴、羽、鳞等,再用棉花、碎布等柔软物填充成立体状,缝合而成,最后在顶端加上一条彩色丝线,这便是彩绣挂了。其品种颇多,但多为一些乡村常见的动物造型,如金鱼、翠鸟、青蛙、螃蟹、白兔、雄鸡等,还有八卦图、心形物等。
彩绣挂还有一类是彩球、菱角、三角包等,即把布缝成圆形、菱形、三角形等,再用彩色丝线在布面上绣出各种花纹图案。彩绣挂作为民间的工艺品,其艺术表现力来自造型、色彩和纹样装饰,以稚拙、自然为特色。作为少女初试女红的实践,又表示某种美好的情愫,那么,彩绣挂的价值则不能用一般的评判标准去衡量的。
【版权声明】行行出状元平台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同时,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内容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service@hhczy.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