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同时也吸引了不少品牌的赞助,各大品牌也希望在这盛事中,带来更多的好消息。而在这次独领风骚的安踏体育,其辉煌的时刻也暂时成为了过去,上市5年首次出现了业绩下滑,没有逃过体育用品行业的厄运。国产体育用品行业如何渡过这个“寒冬”。
疯狂关店 国产体育业绩纷纷下滑
不知大家是否有听过这样的一个故事“日本的餐馆要求餐桌要擦七遍”,很多人觉得桌子有擦干净就可以了,为什么要擦上七遍。比如,肉眼看到干净,但若仔细或借助仪器检测,就会发现一些污渍留下,短期看不出差别,但如果时间久了,就会固化为一种难以清除甚至不可逆转的积淀,并日渐显露。
其实,很多人在创业,发展的时候,总会忽略掉一些微不足道的事情,而当这些积累到一定量的时候,便会开始阻碍你的成功。近日一直受到“关店”困扰的体育用品行业,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在体育用品行业兴盛时期,疯狂开店、加盟,一条街上就隔几个店面就开一个连锁店,不考虑市场的需求,盲目的加大生产,以致于了现在的高库存,面临关店。
据公司报表显示,安踏(02020,HK)自上市以来一直保持增长的业绩,可是在近日的年报表上也开始出现了下滑,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4.4%至76.23亿元,净利润同比下降21.5%至13.59亿元,毛利率也下跌4.3个百分点至38%。曾经的本土体育用品行业老大李宁(02331,HK)去年上半年业绩就下滑将近八成,近期更是预计2012年全年业绩将出现重大亏损;361度(01361,HK)宣布2012年净利润与2011年度相比将有可能下滑40%;美克国际(00953,HK)也预计去年全年纯利将大幅亏损。
面对压力 体育用品行业春天在哪里
上市5年以来,安踏首次出现业绩下滑,从安踏的年报来看,库存增加和继续关店仍然是安踏面临的最主要问题,当然,这也是整个行业的主要问题。
国产体育用品行业,随着近几年的快速发展,不景气的情况在去年上半年已逐渐显现,同质化的产品,更加难了品牌经营。品牌订单的持续减少,销售业绩的下滑,或是更加阻碍了行业走出困境。
规划关掉部门门店,低价出售商品以此减少库存,各个品牌都开始纷纷自救。可仅是如此,也无法带领行业走出困境。当然,未来体育用品行业的激烈竞争将持续下去,体育用品行业仍然主要面对由于存货及大幅打折所带来的激烈竞争问题。
转型升级 品牌发展谋出路
近年来火热的童装市场,是否都成为了体育用品行业的另一个转战点呢?安踏体育,在不断的扩充童装店面,还预计2013年总数达到950-1000家。据鞋服行业独立评论人马岗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童装市场在近两年刚兴起,为完成较高的开店目标,品牌会适当降低门槛。这或许会影响到品牌形象,长远来说可能会带来其他一些问题。
转型与变革,已经是服装行业迫在眉睫要解决的问题了,当然,这也是该行业的痛点。中国服装业在过去30年的粗放型发展中,形成了完善的产业链,再追求量的增长只会导致重复建设和同质化竞争,造成产业资源浪费。在全球化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企业与企业竞争由品牌营销和渠道规模的比拼上升到供应链协同能力的竞争。
2012年,运动服饰品牌关闭了2000-3000家店铺,已经触及了渠道规模的天花板。马岗认为,这就表示,服装业的增长模式要从渠道和营销拉动向精细化运营转变。
【版权声明】行行出状元平台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同时,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内容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service@hhczy.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