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电器产业是闽东本土的草根工业,是宁德工业经济的主体,从业人员近20万,在地方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一直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电机电器产业发展。特别是去年以来,在电机电器产业发展面临严重困难的情况下,市委、市政府领导坚持开展“四下基层、四解四促”活动,深入一线、深入企业,调查产业发展状况,现场解决困难问题,并组织外出考察学习、出台扶持政策,有力、有效推动了产业转型升级、健康发展。
深入基层——
千方百计破解难题
2012年,对闽东电机电器企业来说,无疑是艰难的一年:欧债危机的进一步发酵,导致国际市场持续低迷、订单锐减;随着国内行业标准的逐步提高,企业部分产品直接面临淘汰;由于融资困难、用工紧缺、人才难引进留不住、技术创新薄弱以及企业自身发展问题等原因,闽东电机电器产业发展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
“企业生产经营遇到的问题就是党委、政府要关心关注的问题。”市委书记廖小军指出,支持帮助电机电器企业发展不仅是构建高质高效新产业的必然选择,更是带动就业、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
针对产业发展的严峻问题,市委、市政府把“助推闽东电机电器产业健康发展”作为重点调研课题,深入企业一线、把脉产业发展。
“新形势下,电机电器产业发展遇到了哪些新问题?政策是否够用?企业有哪些具体的问题?需要市委、市政府做些什么?对部门服务工作有什么建议要求?”去年3月7日,在首个“无会周”“四下基层、四解四促”活动中,廖小军深入数十家电机企业察看,并在鑫旺电机集团的会议室与福安市16家电机、造船等企业家及协会负责人进行座谈,全面了解企业遇到的困难,现场协调解决具体企业的个性化问题。
市各套班子、各级各有关部门领导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围绕“助推闽东电机电器产业健康发展”这一课题,纷纷深入基层、深入企业、密集调研,并对企业反映的问题及时汇总、分析梳理。在此基础上,市委、市政府对产业发展的共性问题多次召开会议进行专题研究,并积极向上汇报、争取支持。
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去年5月15日,省政府正式出台《关于加快推进闽东电机电器千亿产业集群发展措施的通知》(省政府182号)。这是省政府专门为宁德电机电器产业量身定制的扶持政策,也是省第九次党代会之后出台的第一个专门扶持地方产业发展的文件。
这个含金量足、针对性强的政策“大礼包”,对正在加快转型升级、应对国内外市场萎缩冲击的闽东电机电器产业而言,不啻于一场“及时雨”。
春风化细雨,政策暖人心。市委、市政府随即召开全市电机电器产业企业家大会,组织学习省政府182号文件,这是市委、市政府第一次专门为一个行业召开大会,在宁德发展史上尚属首次。
此后,在每个月“无会周”及日常调研中,市委、市政府领导都把开展电机电器产业调研作为重要内容,向企业和基层干部宣传政策,了解企业需求,同时针对企业新出现的问题认真分析,研究具体、可操作的应对措施与办法,并逐级建立下基层活动台账,对企业反映的意见建议推行责任分解落实制度,督促解决落实。
据不完全统计,去年,市、县领导及相关部门领导深入电机电器企业调研,共帮助企业协调解决问题和困难达400多件;
市、县两级共举办各类政策宣讲、培训会议近百场次,力求学好、用好、用足各项惠企政策。
一次次深入企业的调研,一个个具体问题的解决,不仅有效帮助企业破解难题、渡过难关,也提振了企业在逆境中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的信心。
多方施策——
推进产业健康前行
在省政府182号文件的基础上,市委、市政府结合宁德实际和调研结果,针对性地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措施和奖励政策。着重在资金和金融财税扶持、鼓励企业自主创新、技术改造及品牌建设等方面多措并举,扎实推进电机电器企业转型升级、健康前行。
产业要发展、规划需先行。去年,在省经贸委、省发改委的指导下,我市及时科学编制了《闽东电机电器千亿产业集群发展专项规划》,进一步明确产业发展的方向和重点、思路和举措。在《规划》引领下,各县(市、区)加快了各专业园区建设步伐。截至去年底,全市18个总规划面积12.4万亩的电机电器相关工业集中区建设紧锣密鼓,已先后入驻企业200多家。
资金紧、融资难,一直是企业加快发展的最大瓶颈。为此,我市加大了电机电器产业资金和金融财税扶持力度,市本级统筹财政专项资金600万元,设立了产业集群专项扶持资金,各地也相应安排专项资金,专用扶持产业发展。市直部门还积极帮助企业做好项目的组织、筛选、初审和上报等工作,去年共帮企业向上争取各类项目扶持资金约1亿元。在金融财税方面,市委、市政府多次组织银企对接,协调金融机构增加信贷投入,并及时兑现税收优惠政策。据统计,去年全市银行对电机电器行业表内外授信余额近100亿元,同比增长42.73%,企业贷款余额约144亿元,增幅达27%;全市地税系统为电机电器企业减免企业所得税156亿元。
针对一直以来电机电器企业人才紧缺、科技创新薄弱等难题,去年10月21日,廖小军带领20多位电机企业家赴清华大学这座蜚声中外的高等学府参观考察,并成功签订人才合作协议,架起了一座地方政府与国内顶尖高等学府加强科技人才交流合作的桥梁。清华大学电机系专家教授与企业家面对面地进行座谈,开展人才技术对接。
同时,我市大力推进企业技术中心建设、“产学研”合作等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引导企业自主创新;出台企业用工鼓励政策,实施电机电器企业紧缺技术工种免费技能培训和建立招工引工奖励等机制,缓解企业用工难问题;专门安排奖励资金,鼓励企业争创品牌,推动电机电器品牌建设……
件件有落实、项项得兑现,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如春雨般滋润着闽东电机电器企业家的心。
在省、市、县各级各部门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下,闽东电机电器产业在困境中攻坚克难、逆势而上、转型提升。去年年产值再创新高,达439亿元,比增18.6%,并新增3个中国驰名商标,5个省名牌产品,8个省著名商标,产品质量得到有效提高,企业转型升级成效明显,行业整体竞争力不断提升,闽东电机电器产业逐步复苏。
尽心培育——
努力实现千亿目标
对宁德来说,“闽东电机”是宁德工业经济之根、是宁德加快发展之基、是宁德产业集聚之核,更是建设“六新大宁德”中构建高质高效新产业的重要内容。
用五年时间培育形成电机电器超千亿产业集群——为了加快实现这一目标,市委、市政府领导继续密集深入一线、走访企业,以更大的力度,创造更好的条件,服务企业、服务发展,推动电机电器企业创新、创造、创业:
今年正月初六,春节假期还没结束,市委书记廖小军、代市长隋军就带领市各套班子及有关部门负责人深入企业一线,询问新一年的生产安排、订单情况和当前的新困难新问题,倾听企业对改进政府服务、推进产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2月20日至22日,廖小军、隋军赴福安、柘荣、福鼎、霞浦走访重点企业项目时,再次深入福安力源电机、一洲动力、银嘉机电、远东华美电机等电机电器企业,检查182号文件的落实情况,了解行业发展最新动态,并现场为企业解决具体问题;
2月底,市委、市政府组织党政代表团赴浙江省温州、台州、宁波等城市学习考察,充分汲取先进地区服务企业的先进经验并立学立行;
3月6日,在福安市开展“四下基层、四解四促”活动的廖小军,利用晚上时间,组织福安十多家电机电器骨干企业与金融等相关部门负责人进行座谈,研究支持进一步发展闽东电机电器千亿产业集群的措施及办法;
3月19日,市政府与中国民生银行福州分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民生银行将在未来三年内为我市电机等特色优势产业提供100亿元人民币的金融支持;
3月22日,市委、市政府召集40多位电机电器中小微企业、配套企业企业家举行座谈会,再次认真倾听、研究解决各企业遇到的新问题新困难,听取企业家们对电机电器产业发展的意见建议;
4月17日,市委、市政府召集全市金融机构负责人进行季度座谈,进一步加强政银、银企合作,服务地方发展……
为进一步深化省政府182号文件的贯彻落实,解决当前电机电器等工业企业发展过程中的新情况、新需求,市委、市政府日前出台《关于转变服务方式促进工业稳定增长的意见》,推出一系列更加具体、含金量高、操作性强的惠企强企政策。它的出台对加快我市经济结构调整,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打造宁德电机电器千亿产业集群,必将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眼下,电机电器产业已迎来了新一轮发展的春天。在市委、市政府的积极引导、精心培育下,政企密切联手、齐心推动,千亿产业集群的发展目标必将早日实现。
【版权声明】行行出状元平台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同时,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内容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service@hhczy.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