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商务部综合司和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联合发布《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2018年秋季)》。报告数据显示,中国对美国出口不但没有下降,反而增长。这是透露出什么信息呢?
有相关机构却给出了不一样的解读:
1、上半年大量囤货,下半年不敢囤
据市场调研,部分服装企业和贸易商在经历一布难求的困境后,3月份后开始大范围囤积面料,加上中美贸易对外贸关税上涨的预期,原本9月的贸易订单提前到了8月,且终端商家手上存有一定的库存,当市场原料库存饱和后,下半年,服装、面料贸易商不敢囤货,订单下达将自然减缓。
2、原料上涨,市场节奏被打乱
随着这两年市场的好转,服装产品的相关原料产品迎来持续上涨。这几个月以来,原料的上涨让企业的成本不断增加,即使近期价格下跌,相比较上半年的价格还是有很大涨幅;在出货不稳定、原料价格涨得离谱的情况下,市场节奏被打乱,制造企业很为难,贸易商更不敢囤货!
3、下半年行情冷淡,高库存遇到大甩卖!
部分服装企业的订单还是有在陆陆续续下达,但是,不管织造工厂还是原料工厂,淡季囤货、旺季销售是常态,下半年正是厂家大量抛货的时间节点,当高库存遇到大甩卖,市场情景可想而知!
4、纺织化纤市场需警惕2019年上半年
2018年前三季度,市场经济仍保持快速增长,但是,被称为进出口贸易晴雨表的广交会提醒着出口企业:对于2019年,中美贸易摩擦对中美双边经贸关系带来了较大的不确定性。如果明年对外贸易受到较大影响,本土作战的织造企业必然也会受到波及,明年上半年将是个比较敏感的时期。
5、加工小作坊在淘汰,短期供求易失衡
服装加工市场正处于大力整顿时期,众多服装生产基地都在经历散乱污的整治,未来将会淘汰大部分小型的加工作坊类企业,这些整治动作将给短期的终端供求造成失衡。
6、个人消费正在走弱
往年火爆的双十一效应也有所弱化。近年来大量资本流入房地产、物价走高等因素,都导致个人可支配消费减少,个体消费能力正在走弱,这将从另一方面削弱接下来的订单量。
有服装老板说:目前手上的订单还能忙两三个月,但综合各种现象加以观察,作为在服装行业摸爬滚打几十年的人士,我们真的嗅到了不一样的味道……
总而言之,今年,纺织行业的市场大体向好;明年,特别是上半年,是纺织老板们要谨慎决策的时期。
各家观点,不尽相同,你怎么看?
【版权声明】行行出状元平台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同时,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内容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service@hhczy.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