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相颇酷,酷得神似外星人,人称演外星人几乎不用化妆;
至爱武侠,痴迷金庸的武侠小说,自称"风清扬",办公室是在"光明顶",洗手间叫"听雨轩",甚至差一点进军演艺圈——自荐出演《笑傲江湖》中风清扬一角;
与道长李一、气功大师王林的结交令他充满争议,而他却不改初衷,自有一番见解;
他绝对是个不规则多面体,他有太多三言两语道不完的传奇故事————
受到小说的影响,马云也想在生活中成为这样一个“侠士”,于是马云小时候成了老师、家长和邻居眼中爱打架的孩子。
他经常打架。“我小时候很瘦小,但是很会打架。”这是马云对自己儿时性格的一种描述。马云自小就生得十分瘦弱,从他现在的样子也可窥见一斑,但是瘦弱的身形并没有影响马云的“骁勇善战”。
男儿有泪不轻弹,马云打架从来不哭。赢就是赢,输就是输,不骂娘,更不向家人告状。
少年马云有一点倔强,他从不害怕比他高大的对手。
马云从来不避讳自己的身单力薄,但不论敌人多么强大,只要惹恼了他,他就硬碰硬地和对方“单练”。为此,幼年的马云没有少吃苦头。有一次为了一些事情和一个高大的年轻人打架,别人都以为身材矮小的马云会不战而退,可是后来马云却越打越勇,虽然最终也没打赢对方,可却在气势上让对方颇感震惊。
因为打架,马云受过多次处分。最严重的一次打架,年幼的马云受伤被送进医院,缝了许多针。至今算来,从小学到中学,因为帮朋友打架,替人出气打架,马云身上竟缝了13针之多。 【详细】
用马云的话说,他的学习成绩在班级从来不是最好的,一般在十几名,而且数学极差,往往不及格。
马云经常去西湖边老外多的地方,凑上去和那些外国人讲英语,不为别的,就是和老外练口语,有时也会充当一下英语导游。
马云一有机会就在街上逮着外国人开练英语。马云的英语口语就这样一天天流利起来。慢慢地,马云的英语口语让所有的师生大跌眼镜,有时候连老外都以为他是从美国回来的归国小华侨。而那时的马云便会向别人解释,他从来没出过国门。
没有出过一天国的马云,就这样练就了一口纯正、流利的英语,而且结识了许多的外国朋友。无论如何,马云的英语在那时是出了名的。
马云对自己的学生时代还是有些怀念的。如果说他作为学生还有什么让自己自豪的话,那就是他的英语成绩特别好。13岁时,他就能给老外当导游,用自行车带着老外满大街跑了。仅此,便足以羡煞许多同龄人。但除此之外,马云实在想不出还有什么光彩的经历了。 【详细】
1988年,大学时代的一帆风顺,也使得毕业之后的马云顺利地进入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当英语老师。马云也是当年杭州师范学院500名本科毕业生中唯一到高校任教的。
大学毕业任教不久的马云还到过杭州一家夜校兼职教外语。由于讲课异常精彩,每当他讲课,许多班级便不用上课了,因为本来就不多的学生都跑去看马云“表演”,而且这种“表演”效果还相当不错,基础极差的补习班学生,经过他一番调教,居然纷纷在课堂上满口洋文。
说起那段经历,马云依然得意洋洋:“我研究过李阳的疯狂英语,要是我加入进来,风头会盖过他,我的秘籍是真能叫人脱口讲外语的。”
马云教书教得很好。他并不让他的学生读死书,死做试卷,因为在马云眼里,做试卷是没有能力的表现。
马云的妻子张瑛,是马云在大学里认识的。由相识、相知到相爱,两人已经走过了多年相濡以沫的日子。张瑛一直默默地在背后支持着马云,鼓励着马云,并最终与马云相依相伴,成了马云忠实的人生伴侣和得力的事业伙伴。【详细】
海博翻译社是马云早年的一个杰作。
他经常打架。"我小时候很瘦小,但是很会打架。"这是马云对自己儿时性格的一种描述。马云自小就生得十分瘦弱,从他现在的样子也可窥见一斑,但是瘦弱的身形并没有影响马云的"骁勇善战"。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马云自己的解释是:“当时我在学校里接触的都是书本上的知识,所以很想到实践中辨明是非真假。所以我打算花10年功夫创办一家公司,再回学校教书,把全面的东西再传授给我的学生。”
也正是因为他的辞职,才有了这家杭州最早的专业翻译社的不断发展,以及之后马云所得到的幸运之神的眷顾。
当时马云只是想开一家翻译社将退休老师供养起来,也算是为社会贡献绵薄之力。
当然,海博翻译社并没有带给马云多少资本和财富的积累。在创业初期,一切从零开始,马云和他的那群伙伴们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和失败。记得开张的第一个月,海博翻译社的收入是700元,而房租是2000元。第一个月没有赚到钱反倒亏了一大半,这不禁让许多人举棋不定、内心动摇了。
g而就在大家恍然不知所措的时候,马云竟然一个人背着个大麻袋去义乌,卖小礼品、卖鲜花、卖书、卖衣服、卖手电筒,用这些买卖的收入弥补翻译社入不敷出的艰难状况。【详细】
马云第一次接触网络缘于他去了一趟当时计算机技术发达的美国。而美国之行带给马云的并非只是一场与互联网一见钟情的相遇。
借用当时马云的话来说,“简直就是一部典型的美国式风格的好莱坞大片,特别是后来我到了美国被黑社会追杀,我的箱子现在还在好莱坞呢。”说真的,马云在美国数十日的经历,或许拿到今天来拍一部好莱坞惊悚大片都不为过。
马云从美国佬的黑窝里逃了出来,却没有像惊弓之鸟一样立刻返回中国。以前只是听闻互联网,现在却亲自接触到了互联网,这多多少少让当时的马云有些兴奋。于是马云就开始设想在中国建一个公司,专门做互联网。
1995年,“中国黄页”网站在认死理的“傻子”马云的坚持下创办成功。
1997年,马云把当时所拥有的中国黄页21%的股份,全数送给了一起创业的员工,内心无比悲愤的马云离开了重组后的中国黄页。【详细】
1997年,马云在北京租了一个不到20平方米的小房间,没日没夜地干活,给外经贸部做网站,让外经贸部成为了中国第一个上网的部级单位。
外经贸部另成立了一家公司——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EDI),由马云组建、管理,马云占30%的股份、外经贸部占70%的股份,不过实际上马云一个月就几千元的工资,其他什么也没有。长期以来,马云发现很多事情在政府的编制里很难做,存在着许多说不清的问题。 在一番内心的痛苦挣扎与拷问之后,马云决定南归。
就在马云做出决定的那一夜,他约齐了团队的所有人,马云对他们说:“我给你们三个选择权:第一,你们去雅虎,我推荐,雅虎一定会录取你们的,而且工资会很高;第二,去新浪、搜狐,我推荐,工资也会很高;第三,跟我回家,工资只能500块钱,你们住的地方离我5分钟以内,你们自己租房子,不能打出租车,而且必须在我家里上班。你们自己做决定。”马云给了他们3天的时间做决定。 【详细】
1999年2月,杭州市湖畔花园,一个没有任何标志、没有半点张扬、普通得不会有人注意的小区住宅里,马云的阿里巴巴之行“羞答答”地提上了议程。
在“起事”会议上,“启动资金必须是pocketmoney(闲钱),不许向家人朋友借钱,因为失败的可能性极大。我们必须准备好接受‘最倒霉的事情’。但是,即使是泰森把我打倒,只要我不死,我就会跳起来继续战斗”。
1999年3月,杭州春意盎然,春光无限,马云的阿里巴巴网站正式推出。
1999年的阿里巴巴在做什么?马云的回答是:“我们在闭门造车。1999年回到杭州以后,我们自己商量决定,6个月之内不主动对外宣传,一心一意把网站做好。”
看来,在常人眼里多多少少有些古怪的马云又走了一步令人费解的棋。
马云与其说是一位眼光卓绝的商人,不如说是一位熟知媒体、大众心理反应的“心理学家”。这位在宣传策略上看似保守的IT新贵,并没有逃过媒体异常灵敏的嗅觉,尤其是阿里巴巴反其道而为之的沉默,更加激起了媒体的好奇心与窥视欲望。【详细】
1999年夏末秋初,在北京奔忙的马云突然接到来自摩根士丹利亚洲公司资深分析师古塔的电话,他向马云询问了有关阿里巴巴及其融资的一些基本情况。四个星期之后,马云收到了古塔的电子邮件,在邮件中古塔告知马云有一个人“想和你秘密见个面,这个人对你一定有用”。
那个据古塔说对马云“有用”的人也让马云大吃一惊,因为马云并没有想到他将要见到的人竟会是软银的总裁孙正义。那天,在孙正义约见的人物中,马云只能算个小角色,因为这次评介会对于已是互联网大腕的王志东、张朝阳、丁磊这样的风云人物来说都显得非常重要。
因来访的人太多,孙正义只给了每人20分钟时间。
当投影仪调出了阿里巴巴网站的页面时,马云顺势站起来作了几分钟的演讲,介绍阿里巴巴为何物,阿里巴巴正在做的和将要做的。
马云仅仅开讲了6分钟,就被孙正义打住了。孙正义当即表示了他略显强烈的投资意向,他问马云需要多少钱。【详细】
2002年3月,一双紧紧相握的蓝色小手标志,出现在阿里巴巴中文网站部分会员的商铺页面上,它的名字叫做“诚信通”,这双手不仅仅是一个标志,它的诞生同时宣告着网上诚信时代的到来。
4年时间过去了,阿里巴巴的诚信社区由最初的300家会员增加到现在的16万家,诚信社区成为诚信商人的聚集地。
2003年,阿里巴巴又专门为中小企业和商务人士推出商用专业即时聊天——贸易通软件。如今,近500万中小企业通过贸易通在线洽谈生意,并且这一数字还在不断攀升。
少年马云有一点倔强,他从不害怕比他高大的对手。【详细】
2003年3月末的一天,10名员工被逐个秘密叫入马云的办公室,每个人都被告知将有一项十分艰巨的“秘密任务”,“可能两三年内回不了家”,如果接受任务,就签署一份保密协议。办公桌上有一沓厚厚的英文合同——自蔡崇信开创用英文签合同的先河之后,这似乎成了阿里巴巴的一个“秘密武器”。当然,尽管这样做显得更国际化一些,但对那些英文水平不高的人来说,却是个巨大考验。当时,马云跟大家说,如果签了这份合同,就要立即“从这个公司消失”,“可能离开杭州去另一个城市,现在不能告诉你去哪个城市,”他故作神秘地表示,“另有重要的事情去做。”但这件事,“六个月内”不能跟任何人透露,甚至跟父母、女朋友、上司也不能讲。当然,你也可以选择不签——但很少有人那么干。此后这10名员工集体“失踪”,其中就包括近期阿里巴巴高层变动中出国留学的孙彤宇。
5月10日,淘宝在“非典”中问世,而两个月前马云交代给他们的秘密任务就是“做一个像eBay那样的网站”。【详细】
去年10月,久未吐露心声的马云,罕见的接受《时尚先生》长篇采访。而这篇采访于前不久刚刚刊出。在那篇文章中,马云谈价值观、谈支付宝、谈腐败、谈家庭……似乎站在商业王国的顶尖,外界却无法读懂他的孤独与无奈。
现在看来,几万字更像是马云对14年CEO生涯的表达,或是挥手道别。
几天前的1月10日,马云宣布,阿里集团架构调整,成立25个事业部,集团战略管理执行委员会成员中的姜鹏、张勇、张宇、吴泳铭、张建锋、陆兆禧、王坚、叶朋、吴敏芝代表集团,分管相关联的事业部。
在阿里集团架构调整之后,谁也没有预料到,马云宣布了他早已计划好的一刻:不再担任CEO。【详细】
我上次也讲,这不是一个完美的决定,但这是一个最正确的决定
今年5月,马云接受香港《南华早报》记者专访,在一个多小时时间里马云嬉笑怒骂,谈笑风生,与记者纵论企业管理、互联网发展以及中国文化产业的走向。然而7月13日该专访文章在《南华早报》发布后,马云便因专访中一段涉及1989年风波的言论而卷入一场"非商业风波",受到多方攻讦。《南华早报》和阿里巴巴先后就此事发表声明,双方在涉事言论解读问题上各执一词,陷入罗生门。阿里事后紧急发出声明,称"根源在于《南华早报》不正当引述,嫁接马云观点。"并强调阿里对某类话题无意触及亦无应对经验。《南华早报》总编辑王向伟在回应阿里声明时说,该报坚持原文说法。而业界则紧紧咬住对马云采访录音中19:50-20:20时间段。
随后,有网络媒体公开了据称是由阿里巴巴提供的专访现场全程录音。记者在《南华早报》原专访稿的基础上,特意结合录音精校还原出了马云专访的原文,在此奉上,以飨读者。那样的网站”。【详细】
欣赏和好奇是我的爱好,即便是魔幻术,挑战背后的奥秘也快乐无穷。好奇心让人受益。
正积极为阿里集团IPO奔波且刚陷入南华早报言论风波的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很突然地又卷入到一场与商业无关的热点事件。
起因是其不久之前拜访江西“气功大师”王林的举动。在马云等人与王林的合影被传上网络之后,低调的“大师”暴露在公众舆论之下,媒体、反伪科学人士、网民纷纷加入揭其老底行列。近日,在央视曝光之后,王林逃港避祸并自比最近的热门流亡人物“斯诺登”。
面对再次卷入“大师”风波,马云最近在微博上回应称:“人类很容易以自己有限的科学知识去自以为是的判断世界。科学不是真理,科学是用来证明真理的。”马云强调,过度沉溺信仰和迷失信仰都是迷信,“今天大家是后者”。【详细】
我欣赏他不是因为他神神叨叨的东西,而是他对道家文化的理解。
1月6日消息,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CEO马云近日在接受《时尚先生》杂志专访时谈到了他对李一的看法。马云谈李一内容节选:
至于李一。李一道长。这事儿也挺神的。我跟李一见过七八次吧,至今为止我还挺欣赏他。我欣赏他不是因为他神神叨叨的东西,而是他对道家文化的理解。我见过很多讲道家的人,没有他讲老子讲得那么生动有趣。他对我的帮助是,让我懂得静下来。他让我三天禁语。这三天我受益匪浅。我从来没有做过三天不讲话。三天不讲话让我舒服很多。后来我最多一次做到了八天不讲话。
但是同样,我和李一很多东西是有不同观点的。他有一次准备跟我谈七天,结果谈了两个小时他说谈完了。我也批判了他很多。所以说弟子啊什么瞎他妈乱扯。我骂他的时间远远超过他跟我谈的时间。
李一是我朋友,今天我还这么说。李一没害过我,李一没骗过我。别人这么讲,我不喜欢。【详细】
我就喜欢这个人。这个人是个老师。他武功一直是绝世的。
马云熟读金庸的武侠小说。马云说,“我就喜欢这个人。这个人是个老师,跟我一样,他就是自己打拼。他武功一直是绝世的,但是他自己不出来,他教了令狐冲打天下,令狐冲成为天下第一,这个人挺低调,但我没法低调,这是责任。因为我们是从1995年走到现在,如果不把我们犯过的错误和我们真实的想法告诉别人,我有一种罪恶感。我们十多年的经验一定要跟人分享,中国要想在这个高科技上取得成功的话,必须总结前人的经验。不一定要听别人怎么成功,一定要研究别人怎么失败。”
回忆起二人第一次在香港时的情景,马云说,“那天我是冲进办公室的,很激动,真的要见我偶像了,赶紧把书去拿来。见了金庸,说好是谈一个小时,结果我们谈了三个小时,他给我写了‘相见恨晚’四个字。我的老外朋友回来说好像都是你在讲话,感觉金庸不是你的偶像,好像你是金庸的偶像。后来我们就成了很好的朋友,我觉得挺有意思。
今年3月11日下午,很多网友接到了淘宝网贺金庸90大寿的短信,才恍然大悟――金庸九十岁了。而更多的人是昨日登录淘宝首页才看到这一消息,专题页面主题为“狭义正能量”,明星祝寿“欢乐”地刊登了张纪中、周星驰等明星的贺词。
【详细】在2000年《中国企业家》杂志举办的一场论坛上,我初识马云,他给我留下三点印象:一是马云长相很"酷","酷"得有点像天外来客,演外星人基本不用化妆;二是"自由主义",作为主讲嘉宾,别人演讲时他应该在主席台做认真倾听状,正襟危坐的,他却悄悄跑到观众席后面的台阶上独自愣神;三是他在演讲中一反创业型网络公司对投资者低眉顺眼、恭敬小心的常态,放言"投资者最多是舅舅,主人是我们自己",引发诸多议论。
马云担任我们36强进入12强的三个评委之一,每天要花的时间是6个小时,这样一做就是10天,每天下来时,我们的听众,包括我们的电视制作团队都被他的诚恳、他切中要害的点评所折服,他每天都有一两个关于创业的精彩名句,这些名句不在于词句的动听和华彩,而是实在得不能再实在的东西。在最后一场,当他谈到此次10天做评委的体会时,他的发言实在让人感叹,其间的情绪和内容的把握让人不由得赞叹他怎么能将分寸把握得那么好。对这一段,我们做后期编辑时,我反复看了几次,几乎剪不下去一个字。
马云的创业其实只有10多年,但他却能将自己的创业心得升华并总结成易懂的朴实的语言,有许多东西可以算得上是创业艺术了。但凡有一些创业体会的,无不在他一针见血的点评中了解到了所谈及事情的本质。
在马云身上,还有一点是一般人做不到的,那就是他没有一点虚荣心,他不怕没面子,能十分坦然地面对自己不太成功的过去,连自己的长相也在他自嘲之列。
2006年7月26日下午2时,我们如约来到北京市西大望路1号温特莱中心,这里是雅虎中国总部,我们终于见到了声名显赫的马云先生。他发给我的名片很有趣,只有“阿里巴巴集团马云”字样,没有任何头衔。谁都知道他是阿里巴巴的灵魂、舵手和大老板。马云很亲切友善,特地到会议室把我们迎到他的办公室。他来不及吃午饭,一路还说我们边吃边聊。但到了办公室才发现,他的饭菜还来不及吃完就已经被属下收走了。马云只好不吃了,饿着肚子同我们聊,一聊就一个多小时。和马云聊天可以说是非常轻松愉快,他很有趣,老熟人一样,很自然。他是个快人快语的人,头脑灵活,思维敏捷。马云很谦虚,他说自己还年轻,好多人说要给他写书,但他觉得写书是很庄严的事情,今后的路还很长,还谈不上成功,没有什么好写;倒是犯错不少,做了不少糗事,将来等退休了自己要写一本《阿里巴巴的1001个错误》。
下一个比尔·盖茨就是马云。
阿里巴巴在英国很有名,他们正在改变全世界做生意的方式。
深凹的颧骨,扭曲的头发,淘气的露齿笑,5英尺高,100磅的顽童模样。这个长相怪异的人有拿破仑一般的身材,同时也有拿破仑一样的伟大志向!
他热心做媒,撮合百万意中人;他牵线搭桥,衔接200多国家和地区。你在他那里登记个名字,他让你挑选整个世界。
01年,我犯了一个错误,我告诉我的18位共同创业同仁,他们只能做小组经理,而所有的副总裁都得从外面聘请。
现在十年过去了,我从外面聘请的人才都走了,而我之前曾怀疑过其能力的人都成了副总或董事。
我相信两个信条:态度比能力重要,选择同样也比能力重要!
千万不要相信你能统一人的思想,那是不可能的。
30%的人永远不可能相信你,不要让你的同事为你干活,而让他们为我们的共同目标干活。
团结在一个共同的目标下,要比团结在一个人周围容易的多。
①有人觉得我牛,6分钟说服了孙正义,其实是他说服了我。见孙正义之前,我在硅谷至少被拒绝了40次。
②做企业赢在细节,输在格局。
③格局,“格”是人格,“局”是胸怀,细节好的人格局一般都差,格局好的人从来不重细节,两个都干好,那叫太有才!
领导永远不要跟下属比技能,下属肯定比你强;如果不比你强,说明你请错人了。
①要比眼光:比他看得远;
②要比胸怀:领导的胸怀是委屈撑大的,要能容人所不容;
③要比实力:抗失败的能力比他强;一个优秀的领导人的素质就是眼光、胸怀和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