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安溪以党员带头组织制茶比赛如党员制茶能手大赛,还有近日举办的十佳制茶能手比赛、大学生制茶能手比赛、茶叶初制大赛、首届铁观音合作社制茶大赛等制茶大赛开展得如火如荼,通过各种制茶赛事培育多层次制茶人才已蔚然成风。
以全县示范茶叶专业合作社为单位,来自各乡镇的“茶王”社员、党员社员齐聚祥华乡,晒青、摇青、杀青、揉捻、烘焙,在首届安溪铁观音合作社制茶大赛上大显身手;那边,以家庭为单位,父母子女、兄弟姐妹、妯娌等组队,在感德镇首届安溪铁观音幸福家庭制茶大赛上,参赛茶农一边制茶,一边拍照发微信“晒”着幸福……
近段时间来,我县以党员带头、“茶王”带队、制茶能手带动,组织举办十佳制茶能手比赛、党员制茶能手大赛、大学生制茶能手比赛、茶叶初制大赛、茶叶审评烘焙大赛等制茶大赛开展得如火如荼,通过各种制茶赛事培育多层次制茶人才已蔚然成风。
严格审评决出茶王刘伯怡/摄
追随“茶王”的遗憾
“好茶不怕没市场。”祥华乡新寨村茶农、安溪铁观音制茶工艺大师吴世福对记者说,“在市场对茶叶品质要求越来越严格的当下,种好茶、管好茶、制好茶尤为重要。”事实上,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我县各乡镇茶农制茶技术传承氛围就很浓厚。
据吴世福回忆,自1993年安溪铁观音茶王500克在泉州市拍卖到1万元、1995年铁观音茶王500克在西坪镇拍卖到5.8万元天价后,祥华、西坪、感德等各乡镇茶农纷纷奔至“茶王”家中,一睹“茶王“风采”,追随“茶王”身影,取经问道学技术。许多茶农在茶王赛获奖后,其所制茶叶价格翻好几倍,上门采购者几乎挤破门;作为茶商,参赛茶叶若能摘得“茶王”桂冠,则证明其店铺茶叶品质高,品牌美誉度和知名度迅速提升,茶叶销售额也随之增长。
此后,为促进茶农做出更好的茶、引导茶商买好茶,县、镇、村各级各类茶王赛如火如荼,全面铺开。茶农、茶商皆以获评茶王为最高荣誉,一度出现千家万户制好茶、卖好茶的大好局面。以祥华乡为例,1995年至2004年间,就出现过“一乡十茶王”辉煌;作为“中国茶叶第一镇”感德镇也是佳绩频现,茶王辈出,卖出很多天价茶。
十多年来,全县各地茶农们跟随着一批批“茶王”种茶、管茶、制茶,渐渐摸出些“门道”,制茶水平“全县升级”。然而,跟“茶王”学制茶也存在弊病。“不少‘茶王’只懂得自己做茶,却不懂该怎样给我们讲如何做好茶。”祥华乡珍山村茶农陈永全说,还有些“茶王”是出于偶然制出一泡好茶,缺乏经验性的总结,这样一来,相当一部分茶农从“茶王”那学到的技术,不够全面。
此外,由于我县各乡镇茶园零星布局,茶叶多数是一家一户茶农或小茶厂加工生产,经营分散规模又小;“茶王”间缺乏交流沟通,大多凭借各自的经验引导身边茶农,制茶标准不一,同一品种的茶青做出的茶叶往往质量参差不齐。这也导致有的茶农发展快,有的茶农则因市场信息不畅、技术又没跟上,越来越落后,同样也造成各乡镇茶产业发展不够均衡。
田间地头技术指导
良莠不齐的尴尬
为突破这一发展瓶颈,县委县政府及时调整思路,出台鼓励措施,倡导成立茶叶专业合作社,让零散分布的茶农聚集起来;会种茶的专心种茶,懂制茶的专门加工茶叶,经商能力较强的专门卖茶叶。2006年3月,长坑乡珍田村成立全省首家茶叶专业合作社,在生产经营上,全面实行五个统一,即统一茶叶的理论知识和技术培训、统一茶树病虫测报,统一农药采购供应、统一技术指导、统一使用“安珍”品牌,让全村茶农尝尽“抱团发展”甜头。
周边乡镇的茶农看到珍田村成立合作社后的可喜变化,想制好茶的愿望更加强烈,纷纷商议组建合作社。几年来,全县遍地崛起茶叶专业合作社,截至目前,我县已成立茶叶专业合作社1034个,占全省茶叶专业合作社总数的45%。
然而,颇为遗憾的是,由于准入门槛太低、把关不严等各种因素影响,我县多数合作社要么“有合无作”,要么“作”的力度不够,部分合作社成员素质不高、组织相对松散,抵御风险能力较差。全县上千合作社发展良莠不齐,真正发挥引领作用的不多。
针对合作社出现合而不作的现象,县农茶局局长蔡建明说:“这些合作社中,有的是成立之初规章制度没定好,导致目标不明确,执行起来困难重重;有的是没有选好合作社带头人,缺少有能力、懂市场、有魄力的“一把手”;也有的是虽然带头人不错,但缺少一支利于合作社发展的团队,单靠个人的力量往往是独木难支。”合作社作为茶产业组织体系的“航母”在战斗力上还缺乏领航者。
内外兼修做学习型茶农
内外兼修制好茶
其实,对于茶叶专业合作社遍地开花,却存在多数合作社“有组织无合作”的现状,县农茶局很早开始探索破解之道。“结合茶王赛事,也是一次很好尝试。”蔡建明表示。
与以往的茶王赛不一样,今年以来,我县利用茶王赛事作为聚焦点,把分布在合作社、企业、家庭农场等的制茶能手聚集在一起同台竞技,相互沟通交流,对深挖茶王制茶精髓,进一步传承安溪铁观音传统制作技艺起到很好效果。
“安溪铁观音要实现健康快速发展,重塑茶产业辉煌,就必须充分发挥出合作社的优势。”县委相关领导谈道,我县茶叶专业合作社兴起时间不长,还有许多提升空间,潜力很大。“合作社应该加强‘内外兼修’,突出组织、带头作用,方能顺应市场需求,达到农户、合作社双赢,实现大有可为。”
在制茶技术上,通过表彰一批制茶大师、党员制茶能手等方式,将分布在各乡镇甚至各村庄的制茶能手吸纳、整合起来,在每一个茶叶合作社建立茶技推广平台,对制茶标准化技术进行推广。如,感德镇制茶工艺大师陈两固在合作社内组建首个铁观音制作技艺传习所,通过授徒传艺、技艺展示、培训讲习、组织技术攻关等形式,将国家级非遗安溪铁观音茶叶传统制作工艺发扬光大。
在合作组织上,组建核心团队带头联动机制,成立党支部,发挥党员社员、制茶能手、经济能人的典型示范作用,引导茶农不断加入合作社;同时,组建合作社联合社,形成规模化生产经营,打造自身品牌。如,我县首家成立党支部的茶叶专业合作社——龙涓内灶茶叶专业合作社,也是全省首家茶叶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由8家合作社组成。该联合社负责人、荣景名茶总经理陈敬敏认为,通过优势组合,既推动合作社自身建设,又大大提高合作社抵御市场风险能力。
茶叶营销上,大力推介回归工程,引导龙头企业返乡建立专业合作社,内塑形象,外接市场,带动一方茶农走上致富路。去年年初祥华乡成立的仙踏石茶叶专业合作社,便是由福建仙踏石茶业有限公司负责人詹玮清投资近2000万元组建起来的。合作社成立后,启用公司企业化管理,形成专业团队,分工负责管理、销售、技术指导,大大提高制茶效率。
“加入合作社后,每斤毛茶平均可多卖30-40元,一年下来,比起自己单干多收入好几万元,现在很多以前没有加入的茶农也都强烈要求加入。”获得本次大赛冠军、仙踏石茶叶专业合作社成员詹建华表示,由于合作社通过社员的合作与联合,以技术交流,优势互补,技术引进等方式提高茶叶初制水平,制作卫生质量符合标准的产品,适应市场准入的需要,极大增加社员收入。
业内人士指出,引导好合作社内练苦功、外接市场,通过加强自身建设,形成良性运行机制,让合作社从“合而不作”向“合而能作”转变,实现“大有所为”,合作社之路越走越宽,安溪茶产业方能持续稳定发展。
安溪铁观音电商发展迅猛,技能型电商人才很抢手。希望这些制茶大赛的举办能够解决人才问题!
【版权声明】行行出状元平台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同时,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内容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service@hhczy.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