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铁观音不仅茶树独特,而且作为半发酵茶,其制作技艺也十分严谨和精妙。经过300年来的传承,目前形成的传统制作工艺仍有11道工序,这些工序形成于安溪茶农长期制茶实践的积累和优化,是中国乃至全世界人民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2008年2月,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名单公示,新入选项目564项,泉州市共有17个项目上榜,安溪乌龙茶(铁观音)制作技艺也名列其中。
安溪自古就有“闽南茶都”之美称,产茶始于唐末。宋元时期,随着泉州港的兴起,安溪茶叶就作为一种重要商品,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走向世界。十八世纪初,安溪茶叶生产已具较大规模,尤其是公元1725年前后,名茶铁观音的发现和推广,更使安溪茶叶大大向前迈进一步。
沿袭传统制作工艺,采用炭火科学焙制而成,才能制成地道且传统的安溪铁观音,其成品才能有“芽壮、心红、叶厚、腹绿”,以及因“香高、味浓、韵明、水甘”而著称,形成超凡脱俗的品质,具有独特的风格和韵味。安溪铁观音制作工艺的11道工序依次为:凉青、晒青、凉青、做青、炒青、揉捻、初焙、复焙、复包揉、文火慢烤、拣箕等。
凉青、晒青和凉青:鲜叶按标准收进厂经过凉青后进行晒青。晒青时间以午后4时阳光柔和时为宜,叶子直薄摊,以失去原有光泽,叶色转暗,手摸叶子柔软,顶叶下垂,失重6%—9%左右为适度。然后移入室内凉青后进行做青。
做青:摇青与摊置相间进行,合称做青。做青技术性高,灵活性强,是决定毛茶品质优劣的关键。摇青使叶子边缘经过摩擦,叶缘细胞受损,再经过排置,在一定的温度、湿度条件下伴随着叶子水分逐渐丧失,叶中多酚类在酶的作用下缓慢地氧化并引起了一系列化学变化,从而形成乌龙茶的特有品质。
炒青:炒青要及时,当做青叶青味消失,香气初露即应抓紧进行。
揉捻、烘焙:铁观音的揉捻是多次反复进行的。初揉约3—4分钟,解块后即行初焙。焙至五、六成干,不粘手时下焙,趁热包揉,运用揉、压、搓、抓、缩等手法,经三揉三焙后,再用50℃-60℃的文火慢烤,使成品香气敛藏,滋味醇厚,外表色泽油亮,茶条表面凝集有一层白霜。
簸拣:慢烤后的茶叶最后经过簸拣,除去梗片、杂质即为成品。
安溪铁观音经过将近三百年的培育发展,时至今日,已经成为不仅仅属于安溪人的荣耀,更是茶的故乡——中国向全世界展示其丰富底蕴、神奇魅力的荣耀。而安溪乌龙茶(铁观音)制作技艺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将进一步促进安溪茶产业的发展和提升,从而让人们更加了解中华传统的茶文化,让茶文化更好地传承下去。
了解更多安溪铁观音详情点击:行行出状元·安溪铁观音!
【版权声明】行行出状元平台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同时,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内容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service@hhczy.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